2019年08月15日 星期四
培养“能工巧匠” 320名在读硕士博士从这里“毕业”

第二看台

本报记者 王延斌

    炎热天气席卷山东半岛,但挡不住大学生学习进修的步伐。8月初,来自山东、河北、四川、浙江、内蒙古等多地的学子齐聚海滨城市烟台,参加一年一度的“制革专业研究生动手能力学习班”(下称学习班)。跟往年一样,学习班“上半场”在烟台大学皮革与蛋白质中试实验室内,接受科学家导师手把手指导做皮,并分组设计工艺、实验操作,完成一个个皮革小课题;下半场,学子们将前往福建皮革企业,与老工匠同吃同住,现场制革,在释疑解惑中体验“制革工匠”生活。

    学习班创办者、烟台大学教授王全杰的办班举动,戳中的是“中国制造”的痛处。很多人还记得两年前,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向工信部部长苗圩“吐槽”:“大学教育与工厂的实践有很大差距,大学生动手能力普遍不强。”这贴合了科技日报记者的观察。两个月前,记者到国内部分高校调研,东部某省属高校的院长表达了类似意思:当下的大学生普遍存有“三差”,即创新能力差、动手能力差、演讲能力差。

    一个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既需要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高科技专业人才,同样也需要一大批动手能力强的“能工巧匠”。但现实是我们的大学生往往缺少出类拔萃的创新能力,也缺少精巧灵活的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工信部部长苗圩也曾坦言,上述情况反映出中国需要适用型人才更多地到工厂去、到车间去,能够直接从事生产线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但很遗憾,我们培养出的很多大学生不具有这方面能力,书本知识很多,动手能力很差。”

    很多人还记得,5年前,教育部发布首份《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其中明确提出,“有关行业组织和用人单位认为,我国工科毕业生在国际竞争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工科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仍需加强。”

    问题早已有之。正因为此,从2004年起,烟台大学教授王全杰便推动举办了全国制革专业研究生动手能力学习班,之后陆陆续续坚持了12年。这不容易,因为政府财政没有这一笔费用,办班的开资全部依靠自筹,而学习班导师皆属于自掏腰包前来授课,实习企业慷慨解囊,敞开车间、实验室接纳学生。学习班最大的特色是“五免费”,即学费、实验材料费、餐费、住宿费、公共交通费全免。“五免费”政策无疑大大有利于没有经济收入的学生参加学习,有助于解决生源问题。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320名在读硕士博士从这里“毕业”,培训班结业证成了企业竞相聘请他们的“绿卡”。他们有的成了知名企业的中坚力量,有的成了创业者,有的由于具有“动手能力”而被高校留任做教师。而王全杰提出的“学会动手、学会吃苦、学会与工人相结合”,也早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三学会”受重视,让记者想起一则旧闻。10年前,15名来自生产一线的工人师傅被评为河北省首届“十大金牌工人”或“百名能工巧匠”,后又被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并收该校的4名青年教师为徒弟。这无疑是“能工巧匠”地位翻身的有力证据,也证明了“学会与工人相结合”的必要性。

    无论是培养“能工巧匠”,还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反馈到整个教育制度的改革中,就是科教融合的贯彻和推动。近几年,国内扎扎实实做科教融合探索的高校不少。比如由齐鲁工业大学与山东省科学院融合而成的新齐鲁工业大学,采取两段式教学,即“前阶段由教学单位主导,强调专业基础,后阶段由研究所主导,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瞄准的便是当下高等教育的短板,为了补上大学生动手能力差这一关键一环。

    如果说15年前,王全杰教授创办学习班,贯彻“15天的实验室培训,15天的车间一线锻炼”模式还只是脚踏实地的振臂呼喊,是推动教育制度改革的微薄之力,是教育体系中“星星之火”式的实验,那么在科教融合、培养“能工巧匠”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的星火实验,早已成燎原之势。

    在这个角度上,王教授的12年努力不再“形单影只”,有了更多同行者。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