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14日 星期五
重塑优良学风需系统化采取措施

陈如标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引起各界强烈反响。

    由此想起曾拜读李克强总理的《师风散记》。其中讲到上世纪90年代初他在职攻读北大的经济学博士,论文写出来后请导师厉以宁教授准许进入评审程序。厉教授开出了评审专家名单,都是国内经济学界大家。他告诉李克强:“这些人所看重的只是论文本身的分量,而不会在意论文的表面或其他与学术无关的东西。这样做对你有益,可使你的论文得到真实的评价,经得起各种检验。”因为这张名单和厉教授的话,李克强把论文又一次修改,将申请答辩日期推迟了半年。最终,他的博士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获得中国内地经济学界最高奖项——孙治方经济科学奖的论文奖。

    读了这段文字,既感慨克强同志严谨治学、自我加压、精益求精的精神,也感慨当时学术界优良的学术风气。那时无论是导师还是评审专家,都从学术本身出发严格认真评价,不会受学术以外的因素影响。

    我体会,这种情况在当时的学术界比较普遍。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笔者在国防科技大学读本科时,学校老师对学生要求很严格,每年都有考试不及格、论文答辩通不过的学生。物理系有位高伯龙教授(我国激光陀螺技术奠基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对自己的学生尤为严格,他的博士生大多被他要求延期毕业。正因为这样,他的学生素质高,许多人后来成为学术带头人。

    然而,现在我们的科技评价却经常受到很多非学术因素影响。为了维护客观公正,我们想了很多办法,设计了缜密复杂的专家回避制度、打分票决制度、盲评制度等。但科学技术问题专业性很强,有其自身规律,简单机械套用行政管理方法,程序公平不一定就能保证良好的结果质量,特别是创新性越强的项目,理解支持的人就越少。

    过去学术风气正还有一个表现就是学术民主。学术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权威专家还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大家可以平等争论学术问题而不担心丢面子或被打击报复。我国原子弹、氢弹攻关过程中,氢弹原理就来自一位年轻科研人员在讨论中提出的一个初步想法,于敏先生以深厚的理论造诣迅速作出判断而找到了突破途径。

    然而,现在学术界却很难平等地讨论尤其是争论。去年我们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调研座谈时,许多院士专家说现在大家过于看重情面,如果在会上被人质疑就会觉得丢面子,以至于召开学术会议时台下的人不敢或不愿去提实质性问题。杨振宁先生对中国建设超大对撞机直言不讳表示反对,这种批判和质疑精神在当前普遍缺失。

    现在这样的学术风气怎能鼓励创新、促进创新呢?确实到了需要下决心扭转偏差、回归优良学术传统的时候了,应就此系统化采取措施。

    第一,从文化深处着手。“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民主大旗,迎来赛先生、德先生,为我国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当前,我们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重塑民族文化,挖掘传统文化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积极因素,把尊老、尊师和创新、质疑精神结合起来,倡导秉公直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倡导发现问题是水平、指出问题是品格、解决问题是能力。

    第二,广泛发动重塑良好风气。管理决策部门要从自身做起,带头营造尊重科学、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氛围,杜绝因私干预项目评审。在高校、科研机构优选一批学风端正的学术领军人物,带头发起重塑良好学术风气活动,承诺从自身做起,倡导理性质疑、平等交流、诚实守信,不把非学术因素带进科研工作中。通过示范引领,带动人人参与。

    第三,对评审专家也要以信任为前提。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提出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对科技创新至关重要的评审专家,给予其充分信任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要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以绩效为目标、以诚信为底线”的评审专家管理机制。一是把好入口关,提升门槛,精选品德操守、业务水平过硬的本专业领域一流专家作为评审专家;二是充分信任,相信他们能够站在国家利益和科学技术本身角度做出独立学术判断,不设置过多繁琐限制措施;三是严格管理,对评审专家的判断能力和作风操守进行后评价,建立诚信档案。对于违规违纪评审专家实施严厉问责。

    第四,完善惩戒制度。建立完善联合惩戒机制,对抄袭剽窃、伪造数据、浮夸炒作、跑项目要项目等败坏学术风气行为,实行零容忍,一经认定就严惩不贷,提高学术不端行为的违规成本,让剽窃者、作假者、投机取巧者受到学界的共同抵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