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间尺
“从用人单位角度,固然有专业的考量,但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能力;从职场新人的角度,也可能会习惯性地选择熟悉的专业,但目光长远的人也许会选择一个有利于能力发挥和增长的平台。这或许是造成专业与工作不匹配的重要原因。”
大学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不高的现象,这几年一直颇为引人关注。近日公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6%。对此,有专家认为,这反映了高等教育对工作实践的需求反应比较迟钝。应该说,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但对于“学非所用”也需要辩证看待,不能仅凭专业与工作的相关度就对教育质量作出判断,更不能认为就业时专业不对口,大学就是白读了。
高等教育确实是一种专业教育,但更是一种能力教育、素质教育、人格教育。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延续某种“专业”,而是培养人。学生在高等院校学习专业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能力的养成。因为不经由某个专业领域的学习和钻研,很难凭空获得一种能力。反过来,能力也要表现为处理专业问题的水平。因此,专业和能力之间不能简单划等号。更重要的是,能力并不被专业所绑定。相反,在某个专业领域获得的能力,往往可以“迁移”“扩散”到其他专业领域。俗话说触类旁通、一通百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学生离开高校开启职业生涯时,面临的是双向选择。在选择的天平上,专业当然是一块砝码,但能力是更重要的砝码。从用人单位角度,固然有专业的考量,但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能力;从职场新人的角度,也可能会习惯性地选择熟悉的专业,但目光长远的人也许会选择一个有利于能力发挥和增长的平台。这或许是造成专业与工作不匹配的重要原因。
更何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职业生涯空间更加广阔,人才比以往获得了更多的流动机会和渠道。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不同职业的热度此消彼长,新的职业不断涌现。“一考定终生”早已成了过去时,“选专业就是挑饭碗”也成了落伍的旧观念。今天,人们既可以“从一而终”地为自己喜爱的专业奉献毕生精力,也可以“喜新厌旧”地在多个专业领域驰骋畅游。
从社会现实来看,在某个专业领域“皓首穷经”的,大都存在于少数高学历人群;对大部分本科或高职高专毕业生而言,专业更多服从于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通俗地讲:活人不能让专业憋死。事实上,前文提到的蓝皮书的跟踪调查数据也显示,随着毕业时间的增长,专业与工作的匹配度确实呈下降趋势。这说明随着社会阅历的加深,“专业”对于人生的加持作用是会衰减的。
对于个体而言,从高校拿到毕业证并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大学的专业学习只是人生中一个短暂的阶段,在工作实践中继续学习、增长阅历,读好“社会”这本大书,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蓝皮书中2018届大学毕业生选择与专业无关工作的最主要的两个原因“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和“迫于现实先就业再择业”,并不一定是悲观的结局,相反,倒有可能预示着一个更广阔、更多样丰富的人生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