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下漫笔
胡一峰
竺可桢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善于传递暖意、启沃孩子的父亲。竺家老二过12岁生日时,竺可桢送的礼物是“少年化学实验室”。这是当时的一种益智玩具,一个不算太大的木匣子,里面装有酒精灯、试管、石蕊试纸等器具和二十多种化学药品,还附送一本小册子,介绍了几十个化学实验的做法。孩子拿到这份创意满满的小礼物时十分兴奋,立刻叫上哥哥一起制造了笑气,还让读小学四年级的老三嗅。虽然,制造出来的笑气并没有令老三发笑,这次“失败”的小实验却令老三对化学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后来,老三经常去书店翻阅化学读物,进入初中后更立志学化学,他就是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的色谱学专家竺安。
竺安的“化学梦”虽然是从父亲给二哥的礼物中萌生的,但他的科学启蒙离不开父亲为他准备的一份专属“毕业礼”。那是在他小学毕业时,竺可桢送的一本法布尔的《科学故事》。竺安曾多次回忆起这本书如何在他幼小心灵中种下科学的种子:“那是一本通俗的科普读物。主人公是少年保罗,他叔叔给他讲昆虫的故事,讲蚂蚁与蚜虫相互帮助、相互依赖的亲密关系,讲意大利维苏威火山的喷发及引起的地震与海啸;叔叔带着保罗一起到野外观察大自然,用土法做化学实验‘人造火山’……这些课外知识极富趣味,深深地吸引着我。”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礼物中,不但包含着竺可桢对孩子好奇心和兴趣的循循善诱,而且饱含着一位父亲的舔犊之情。人们都知道竺可桢的日记可谓是一部物候学的百科全书。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翻看他的日记,还会发现这是一部父爱“行动指南”。竺可桢一年数次亲自给孩子逐个量身高、称体重,并且把这些数字记在日记里,密切“监测”孩子们的身体成长情况。孩子们上中小学时,每学期的成绩,他都要逐一听取汇报,也记在日记本上,不时进行比较分析,对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跟踪关注。有孩子的家长都知道,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却不容易。更何况,竺可桢家是个子女众多的大家庭呢。
当然,竺可桢并不是只负责欣赏孩子成长的“甩手掌柜”,虽然工作很忙,但他还是对子女教育投入了很大精力。他在日记中表露过自己的办学方针,“余之政策,数、理、化与国文、英文必须有第一等的教授”。作为校长的竺可桢,注重基础学科和人文学科;作为父亲的竺可桢,同样特别看重孩子的基础课学习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他鼓励孩子们多看科学故事以及科学家、发明家的传记,也引导他们看《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有时还会亲自加以辅导。在竺可桢的教育词典里,“启发”是最重要的关键词这一。他一向反对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发现自然、社会和人生的道理。夏天乘凉的时候,他会有意识教孩子认识天上的星星,以此启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增强观察自然界的能力。
除了学习,竺可桢还愿意和孩子“玩”在一起。竺可桢小时候身体弱,同学胡适曾“预测”,“此君活不过二十岁”。这狠狠地刺激了他。留学期间,竺可桢参加游泳、网球、骑马、滑冰等各种运动,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回国后,竺可桢长期在南方生活工作,失去了作冰上戏的可能,但依然坚持游泳和晨练。竺安幼时最美好的记忆之一,就是父亲带他去南京中央游泳池游泳。抗战爆发后,竺可桢率领浙大师生发起了载入史册的“文军长征”。“随军”西行的竺安又和父亲一起畅游泰和的赣江、宜山的小龙江以及遵义的湘江。在父亲的“魔鬼训练”下,不满十六岁的竺安一度夺取了贵州省游泳冠军。
晚年到北京工作后,年逾六旬的竺可桢重拾青年时期的爱好,每逢冬季,经常到什刹海或北海滑冰。他还把自己这一拿手好戏传授给了孩子。在河面结冰的日子里,竺可桢下班后拿着北海公园的月票从前门进入北海冰场,小女儿放学后则从后门进入北海冰场,父女俩自由地在冰上滑行,是一天中最开心幸福的时刻。
对待孩子,竺可桢是慈爱的,他的大儿媳孙祥清曾描述过一个场景:某年,竺家一大家子人团聚在北京,饭后竺可桢在院子里散步,一群调皮的孩子就跟在后面学他走路。竺可桢发现了,就转过身来,拍一下带头孩子的头,带头的孩子就拍他后面孩子的头,一个接着一个,直到一院子的人哈哈大笑。这多么温馨!
不过,竺可桢对子女的品行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他在学界担任要职多年,又是著名科学家,但自律极严,私人写信不用公家信纸信封。子女投考浙大与一般考生同样对待。在生活中他的孩子穿着十分俭朴,待人诚恳,作风正派。女儿竺松在北京读书时,有一次忽然肚子痛,同学就打电话到竺可桢工作的中国科学院。一会儿,竺可桢坐的车子开来了,竺松见了说不能坐公车,就乘公共汽车去治了病。一件小事,足见竺可桢家教之严,也可看出言传身教对子女影响之深。
在浙大师生心目中,竺可桢是一位“圣人”。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来,竺可桢又是一位教科书式的好父亲。他对子女教育的点点滴滴,都值得今天的我们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