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17日 星期五
七夕乞巧时
陈 静

岁时记

    说到七夕,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在古代,七夕节确实以牛郎织女的传说为载体。织女、牛郎本是天上明亮的星辰,人们先是根据其形状分布,将它们分别想象成女子低头织布和男子牵牛拉车的形象。一男一女、男耕女织,完全符合古人对家庭中男女分工的定位,所以,人们又将爱情元素加入其中,又因织女星和牛郎星分隔在银河的东、西两侧,于是爱情元素中又有了分离。可能是因为中国人还是喜欢美满的团圆,不忍让他们分离太久,所以到了汉代,人们又给他们创造了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相会的日子就在七夕。

    古人将夜晚称为“夕”,牛郎星和织女星也只能在夜晚才能看到,所以在古代,七夕大部分活动都在夜晚进行,“乞巧”是这些活动的中心。

    织女善于织布,心灵手巧。女子于是在七夕这一天在庭中遥向织女星乞巧求智。据西晋葛洪《西京杂记》记载,乞巧最早起源于汉高祖刘邦的后宫,方式最开始是穿针,“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接着,人们在穿针乞巧时会陈列一些瓜果。在南朝时,七夕乞巧的流程还特别提到了以蜘蛛能否在所陈列的瓜果上结网来作为女子是否乞巧成功的标志。到唐代,乞巧仪式综合了穿针、陈列瓜果、蜘蛛结网等因素,已经形成了非常完整的流程。据《开元天宝遗事》,每到七月七日夜,唐玄宗与杨贵妃让宫女们在庭中摆上瓜果、酒食,祭祀牵牛织女二星,又各捉蜘蛛关在小盒中,第二日将盒子打开,看蛛网的疏密程度。蜘蛛网密的被认为巧多,稀的巧少,民间也纷纷效仿。到了明清时期,穿针乞巧的习俗变为丢巧针乞巧,乞巧的时间也由夜晚变为正午。女子用碗将水装满,放在正午的日光下,然后将绣花针放在碗里。针浮影落,如果针影如花似云,或呈鸟兽形,就会被认为“乞得巧”;如果针影似槌,或弯曲不成形,就会被认为“乞得拙”。

    乞巧虽以女性为主,但男性也可参加。在宋代,人们会搭建“乞巧楼”,在其中设牛郎、织女神像,男孩将笔墨纸砚放在牛郎神像前,“乞聪明”,女孩将针线等放在织女神像前,“乞巧”。此外,男性还可以参加白天进行的晒书活动。关于这个风俗,有一则趣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记载,七月七日这一天,人人都在晒书,而郝隆则露出腹部,躺在太阳下。有人好奇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我在晒我腹中的书”,认为自己满腹才华,晒自己的肚皮即是晒书。

    除了乞巧,人们还会在七夕时祈求子嗣。宋朝女性会在七夕前用瓷器将绿豆、小麦等浸湿,使其发芽,然后用彩色的丝绳将其一束束扎起,这种方式被称为“种生求子”。人们也常在七夕表达爱情。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到唐代,白居易《长恨歌》的一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更让七夕成了定情的代名词。

    总的说来,在古代,七夕虽然与牛郎织女的传说紧密相连,但它却并不是专属于情人之间的节日,而是一个以女性为主的节日。这一日,女子会祭拜织女、乞求巧智、切磋女红……所以,七夕又被称为“女孩儿节”“女儿节”,男女定情,只是这个节日的一部分内容。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