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渊杂谭
近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年满18岁的成年人中有63%一本书也没读过(包括纸本书和电子书)。而00后们经常阅读的书籍中,小说类占70.8%,位居第一,科普类占26.6%,位居第三。
看起来,科普阅读进了前三名,但是“分数”不高且有点“偏科”。而在00后最喜欢的中外作品中提名率超过1%的43本书,只有刘慈欣的《三体》和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两本和科学沾边,且都没有挤进前三;再考虑到除了课本之外一本书都没读的12.2%,00后的科普阅读多少有些让人忧心。
毕竟,在这个时代,科技不但日益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联系,而且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更加密切。不论从民族复兴和社会发展的诉求来看,还是从个体适应社会成长成才要求来说,科学精神和素养都是这批刚刚成年的00后不可或缺的人生必修课。而科普阅读对于培养科学精神和素养的意义,则早已得到公认。面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曙光,提升青少年的科普阅读,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熏陶和教育,瞩望的是一个更加完善的社会,更是无数充满希望的人生。
其实,绝大部分00后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完全具备日常阅读的能力。但现实情况是,在日常中增加科普阅读,依然存在障碍。
一方面,科普好书太少。毋庸讳言,目前的科普写作并不景气,专职科普创作人员队伍薄弱、青黄不接,更不用说在一些科研单位,科研人员搞科普被认为是“不务正业、不入流”的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承认。与此相关,则是优秀科普读物的匮乏,市面上的科普读物良莠不齐、内容陈旧、文字乏味,有的甚至在传播“民科”或伪科学,反映科技前沿进展的普及读物更是凤毛麟角。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了解前沿科技的欲望却在不断上升。据中国科协的调查,前沿科技是增长最快的科普主题,在过去5年内增幅超过10倍,特别是量子、神经元、引力波、暗物质等基础前沿领域的科普热点自2017年以来迅猛增长。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社会对前沿科普作品的强烈呼声,需要尽快作出回应。
另一方面,科普读物的获得渠道还不够便捷。正所谓,书非借不能读也。在现代社会中,几乎没有人可以仅靠自己买书就拥有丰富的阅读经历。图书馆应该成为现代人阅读的标配。遗憾的是,据调查,00后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的第一年里,有31.7%没有可借书的图书馆,而有差不多一半(49.5%)尽管有图书馆但没有借过书,在图书馆借过书的只有18.7%。这或许与00后的阅读习惯有一定关系,但也说明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建设在数量、质量以及服务设施方面还有提高空间。以笔者的观察,越是基层的图书馆,科普读物就越少,更新的速度也越慢,即便是大城市中的社区图书馆,科普读物往往也蜷缩在不起眼的角落,少人问津。这样的状况无疑也应尽快得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