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科学精神
“不招募对干细胞治疗期望太高的患者,不是对自身技术的不自信,而是对科学技术的尊重。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非但不会降低公众对科学技术改变生活的期望,反而会让科学技术在公众的心目中更加值得信任和期待。”
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在医学研究登记备案信息系统中备案,意味着项目具有合法身份。目前这样的项目有20项。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便运营着其中一项。近日,该项目负责人郭忠良表示,不招募对干细胞治疗期望太高的患者参与研究。
对于一项正在探索中的治疗方式来说,其本身具有诸多的不确定性,期望值过高不仅可能导致医患纠纷,也违背科学原理。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对招募对象的要求,某种程度上展现了对科学探索的理性态度。
新的技术从出现到成熟都有一个过程,需要付出很多艰辛,有的技术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最后取得成功;有的技术几经努力,最后失败告终;有的技术有了一定进展,但还是面临无边无际的问题……虽然结果各不相同,但这些努力都是科技进步过程中必须要付出的。
这本是技术发展的常识,但社会上很多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却将一些尚不成熟,或尚未到应用阶段的技术说得天花乱坠、栩栩如生,号称“药到病除”“百分百见效”“一针见效”等,许多人抱着很高的期望去诊治,最后毫无效果。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最后引发了一大堆医患纠纷。
对比那些收费高昂、疗效“奇特”的干细胞治疗项目,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面对正在探索中的治疗方式?
对于病人以及家属而言,心态一定要平和。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探索性治疗办法,至少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能和希望。但是,对新技术要有理性判断,毕竟这是在“无人区”探索,成功或失败都有可能。成功了,固然可喜;失败了,只能接受。无论出现任何状况,都要心平气和、坦然面对。
对医院和技术人员而言,要对科学负责,对病人负责。虽然这是科学试验,但是人命关天,不能抱着随便“试试看”的态度,要从各方面去做好准备,将各方面考虑周全,内心中还要抱着必胜的信念,争取试验成功。成功了,皆大欢喜;失败了,继续探索。无论出现任何状况,都要实事求是、坚持不懈。
不招募对干细胞治疗期望太高的患者,不是对自身技术的不自信,而是对科学技术的尊重。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非但不会降低公众对科学技术改变生活的期望,反而会让科学技术在公众的心目中更加值得信任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