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渊杂谭
西安古城南门的日晷装反了,而且一反就是一年多。事件引起国人热议,有讽刺,有戏谑。当然,更多的是对如何端正“尊重历史、传承文化”态度的理性思考。笔者以为,这种思考甚为必要。
要思考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的灵魂和力量源泉。以此为据,日晷装反,事件虽小,兹事体大。事件发生一年之久都未得到妥善解决,主管部门有两个知识点需要补课。
一是补态度课。日晷是古代人类的伟大发明,也是人类研究天文的原始基础之一,时至今日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而当地管理部门面对日晷装反的质疑,未能及时纠正的理由是,因日晷与石雕一体,要改日晷,需重做石雕,其环节复杂,故久未更正。想来,其中有没有怕麻烦的心理,就不得而知了。
这不禁令笔者想起不久前的一件事。元代政治家、文学家张养浩的故居,因不在文物保护名录之内,而面临故居遗址与土地规划开发、土地使用权归属的矛盾冲突,正被规划建住宅。这两件事,反映的其实是同一态度问题:在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经济利益面前,是考虑短期利益,还是长期价值?
二是补细节意识课。保护文化遗产,要用严谨的态度去从事相关工作,否则,轻则闹出笑话,重则毒害文化。笔者想起在五丈原武侯祠看到的一幕。祠中有碑林游廊,摆放着历代纪念诸葛亮的碑刻题咏。观赏碑刻,本是游览祠堂古迹的重头戏,该祠的陈列设置,却令游览者有些哭笑不得。诗圣杜甫的“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之后,陈列的却是与武乡侯品格毫不相干的“难得糊涂”“吃亏是福”等碑,让游览者忍俊不禁,又觉大煞风景。一笑而后,细细想来,这种“不讲究”背后,其实是对细节的“不经心”。同样,千年古都西安,日晷装反的“小事”暴露出的问题,也是对细节的把握和关注不够。闹笑话是小,教错知识、误人子弟就是恶果了。
考古学家挖掘一块碎瓷片都要戴着手套,体现一种敬仰历史、尊重文化的态度,这应是一个民族对待优秀历史文化最基本的态度。对待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本着为自己的意识戴上手套的态度去传承和保护。如果说工作人员因缺乏常识而犯了错误尚且情有可原,事发一年之久都视而不见,有关部门该想想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