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驰在白山黑水间的哈大高铁 霍春光摄 |
2017年12月1日,飞驰于-40℃的哈大高铁5岁了!
5年里,它穿越102次风雪,极限曾跨越70℃的温差;5年里,3亿人次的旅客在这条铁路上来来往往,感受归乡之切离别之情,也把东北的四季美景带给了南来北往的乘客。
哈大高铁,世界上第一条穿越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从车厢到铁轨,从供电设备到小小的螺丝,它被科技武装到了“牙齿”。5年多来,哈大高铁实现了人身、行车安全零事故,构建出完整的高寒高速铁路技术体系。
密集突破难点 哈大高铁创多个世界之最
0℃,水开始结冰;-30℃,煤油开始凝固;-38.87℃,水银开始凝固。而根据哈大高铁沿线最近30年的气象记录显示,最低气温记录是-37.3℃。
作为世界上温差最大的高速铁路,耐寒是哈大高铁安全运行的一道必答题。面对这道难题,技术人员用密集的科技突破和工程创新向世人交出了一份满分答卷!
首先是世界上最“抗冻”的车厢——CRH380B。为了满足-40℃的设计要求,科研人员攻克了一系列难关,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解决了金属、非金属、油酯类等相关材料的低温适应性问题。
给车厢穿上“羽绒服”还不算,科研人员还在车厢连接处安装了密封型开闭机构、自然通风密封型设备舱,紧紧拉上“拉锁”,保证冬季多雪天气不会在设备舱大量积雪。“车厢的温度会始终锁定在人体最舒适的22℃,不会出现普通旅客列车中车厢连接处、车门附近温度低的毛病。”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调度所副主任何岩说。
哈大高铁还使用了世界最大号码的高速无砟道岔。大号码高速无砟道岔的技术是业内公认的难题,也是制约高速列车进出站速度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铁路部门抽调了精英科研人员,克服了年轨温差、日轨温差大等难题,满足了哈大高铁高速度、高舒适性、高安全性的要求,让高铁更快、更稳。
针对高寒地区的特殊环境,科研人员还攻克了困扰高寒地区铁路的路基“冻胀”控制问题。另外,在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等设备低温适应性技术上,哈大高铁也形成了高寒地区高速铁路运行的核心技术体系。除中国外,在线路的建设和耐寒列车的研制上,尚无可供借鉴的一个拥有完全成熟的设计和运营管理经验。
“千里眼”“顺风耳” 尖端装备守护高铁安全
隆冬时节,0点30分,哈大高铁线路上。
每一个普普通通、万籁俱寂的夜里,正是哈大高铁“轨道医生”们忙碌的时刻。气温已经降至零下20℃,作业员张志涛飞似地完成了架设仪器、调平等一系列操作。他是这条高铁上无数名安全作业人员中最突出的一个——在全局技术评比中,张志涛获得了状元的称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铁的要求最严格不过,以往我们用手工检查的方式根本行不通。”张志涛手中操作着价值百万的轨道测量仪,配合安博格轨道检测车及软件配套设备,即便是0.1毫米这样微小的误差,也逃不过“轨道医生”们的眼睛。
“线路上每隔50米左右便设置一对CPⅢ(轨道控制网)控制点,我们队轨道进行三维定位,检测线路中心坐标及钢轨几何状态偏差,即便是0.1毫米的微小误差都能找出。”张志涛自豪地说道。
吃苦耐劳的“轨道医生”和高科技设备,都是高铁的安全守护神。
沈阳动车段的技术人员亲切地称它们为“千里眼”“顺风耳”和“隐形手”,“我们段动车组安全运行1800多天,它们仨可出了不少力呢!”
它们的学名分别叫“动车组运行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动车组轨边声学诊断系统”和“动车组红外线温度探测系统”,可以对车辆运行的姿态、声音、零部件温度等等指标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哪怕是0.5毫米的外观差异、0.1℃的温差变化,都逃不过“三兄弟”的眼睛。
“软硬”兼备 科技创新筑起列车安全屏障
硬装备科技含量足,软实力更需要科技创新来突破。
行车安全、旅客出行安全,都是安全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哈大高铁运行安全畅通,沈阳铁路公安局建立了高铁电子警务信息平台、护路巡防卫星定位系统等系统,用科技手段给哈大高铁筑起安全屏障。
“5年来,我们一共经历了102场雪,平均深度67毫米。”何岩掰着手指,如数家珍般地说。
据统计,投入运营的5年里,哈大高铁累计安全发送旅客3亿人次,相当于运送东北三省每个居民3次。其中104人组成的哈大高铁司机班,人均年行车5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2圈之多,而且要求他们“一把闸对标”,“踩”一脚刹车且不改变刹车力度保证列车匀减速停车。
数据是单调的,而数据的汇集则刷新了服务手段。为了让旅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大数据中心,对哈大高铁沿线车票余票、出行方向等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及时调整开行列车,春运、暑运等时段调整列车运行图,增开临时列车,全力满足旅客购票和出行需求。
5年来,哈大铁路的开通、安全运行,不但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也给这块黑土地带来了勃勃生机。速度的提升,距离的“缩短”,带来商机的增多与资源的流动,形成了以沈阳、长春、大连等城市为中心的2小时经济圈,纵横交错的铁路经济动脉,为东北地区振兴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