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23日 星期五
科学不过求知而已
作者:马塞洛·格莱泽
译者:曾大为/刘勇军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字里行间

李 艳

    你会不会在某一个瞬间有一种疯狂的想法——希望拥有上帝视角,看透世界,清楚地看到我们在宇宙、历史的位置?回过神来,你是不是又会嘲笑自己的虚妄,因为人类深知自己的局限,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在“求索”。

    人类的“求索”正是“求知”。多少年来,我们的祖先以及我们自己一直在科学的框架内,寻求世界起源和结局的答案,寻求广袤宇宙的真相。人类对生活的满腔热情,对科学的不懈追求,想想都觉得波澜壮阔,而这正是《求知简史》带给我的最大冲击。

    《求知简史:从超越时空到认识自己》是一部跨越哲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学科的人类认知发展史。从古希腊哲学家到牛顿、开普勒、爱因斯坦,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轮番出现在书中,他们之间的逻辑关联是什么?这本书让我们看到这些哲学家、科学家们的努力是如何拓展人类对世界的认知。

    炼金术这个词听起来是不是有那么一点“落后”?量子力学是不是很“高大上”?这本书告诉你,这都是我们认知世界的过程而已。

    从宇宙起源及其物理性质,到世界的物质构成及物质特性,从元素说、原子论到日心说、经典力学,再到相对论、量子力学,其范围大至太空小到量子世界。《求知简史》是一本以全景笔法展现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回望与反思人类的求知和认知史的作品,对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世界、了解历史、理解科学而后思考未来都有重大意义。

    《求知简史》的最大亮点是深入浅出。作者能把深奥的宇宙学、物理学、天文学甚至哲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出来实在难能可贵。科学与普通人最大的鸿沟在于,如何把科学说得通俗易懂。这正是科普作品的艰难之处,以至于业内常有人感慨科学家常有、科普高手不常有。科学问题科普化,需要作者有很高的专业水平。在我看来,科普作品的第一阶,是把高深问题通俗化。宇宙是什么?夸克怎么理解?相对论、时空弯曲、多普勒效应、宇宙膨胀理论,奇点、暗物质、暗能量、多元宇宙,或者量子力学、薛定谔的波动方程、海德堡不确定性原理、哥德尔证明……都是“什么鬼”,哪个概念没讲好都会把读者“吓跑”。这个挑战不小,但却是好科普作品的基本要求。

    而跨越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时空,并让彼此之间逻辑清晰、内核饱满是个更大的挑战。在此前提下,语言优美、俏皮活泼就更难了。难得的是《求知简史》都做到了。

    《求知简史》最令人感动之处,我认为是作者传达的“敬畏”和“谦卑”之心。承认我们的“无知”,清楚地看到人类的认知仍有很多盲区,是作者对“科学的边界”的清醒认识。

    人类并非无所不知,科学也并非无所不能,从古到今我们在做的不过“求知”而已。我们为天文研究着迷,为引力波疯狂,为量子力学折腰,为火星探测欢呼,因为我们热爱生活、崇拜科学,这满腔热忱最终化作“求知”。

    作者在前言中写道,我们所见的世界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用望远镜、显微镜及其他工具来拓展感知能力,然而即便如此,仍有许多东西是用肉眼看不见的……自然界仍有许多事物不为我们所知……

    这种思想贯穿于《求知简史》的始终,在书中,作者有写道“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有个基本界限,不仅受限于探索自然的工具,而且受限于自然本身……我们发现在人类探索自然的这场躲猫猫游戏中,自然是不会输的,它让人看到的永远只是局部。”

    很喜欢作者开篇的小语——我们的探索定义了我们自身,是我们之所以为人的印记:激情、梦想、挑战与忧喜并存的经历,生命不息前进不止的永恒渴望。我将这段话理解为作者写作的初衷,也可作为读这本书的目的所在。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