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08日 星期五
技术时代不会落下每一个人
王钟的

    最近一段时间,各地加快了推进“无人超市”落地的步伐。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地都出现了“无人超市”“无人便利店”。这里的“无人”指的是没有售货员和收银员,顾客可以自主地完成购物的所有流程。在解放劳动力方面,“无人超市”可谓做到了极致。

    然而,“无人超市”从概念成为现实后,很快有人质疑,称不善于使用手机支付的中老年人将在技术时代被淘汰,认为只能扫码支付的无人超市缺乏人文关怀。这种观点不仅是想当然的陈词滥调,而且低估了技术不断革新、不断降低门槛的潜力。

    曾几何时,当超市这种业态刚刚进入中国时,也面临着中老年人不适应的质疑。传统的中国人到商场购物,习惯讨价还价,习惯挑肥拣瘦,而超市这一舶来品显然是有悖于中国人原先的购物习惯。在国人与超市彼此适应的过程中,也闹出过不少笑话,比如商品的包装袋被拆开,散装食品被顾客“尝”了个精光,很多人还不信任计算机扫码结算,总要在心里默默算一遍。但是,如今超市已经是稀疏寻常的业态,每逢促销,耐心在结账处排队的有不少中老年人。

    技术非但不会是无人超市的主要问题,而且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以后,技术还会逐步降低门槛,变得更加人性化。放在十几年前,可能中老年人拿手机打个电话、发条短信,都会被认为很困难,而现在“老人机”成为独特的手机品类,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随着移动支付技术普及,符合中老年人使用习惯的支付软件也会应运而生。

    很多新技术出现时,总会有人担心门槛太高,忧虑社会部分群体跟不上时代发展。这种观念有时还会甚嚣尘上,影响技术的发展历程。其实,阻碍技术发展的从来都是人的观念,而非技术本身。

    不可否认,当一个新技术刚刚出现的时候,能够接受并熟练始终的终究是少数人。谁又能想到当年以军事和科研为目的的互联网,现在成了每个人都离不开的工具呢?技术总以人们意想不到的速度普及,而且主动降低姿态,让更多人利用其中。

    其实,人类的技术进步史就是“去繁化简”的过程。从被视为一门专业技术的汽车驾驶,到如今驾驶被视为通用技能,再到很快成为现实的无人驾驶,汽车驾驶技术的变化就是鲜活的例子。目前,“无人超市”刚刚出现,可能会有很多问题,只符合部分人的使用习惯,这又如何?哪怕超市已经普及了那么多年,城市里不还保留着许多菜市场吗?灵活的市场总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只要无人超市能够满足部分人的需求,代表或者探索了未来的方向,那就是有价值的。

    种种案例证明,技术进步与人文关怀并不矛盾,技术的常常也是人文的。泛泛地把“人文关怀”挂在嘴边,却不主动适应技术、理解技术,不思考怎样让技术更符合人的需要,才是人文环境发展最大的观念障碍。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