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05日 星期五
基因检测的盖头还要蒙多久
眉间尺

    近来,基因检测广告在微信朋友圈悄然流行。据说,取一滴唾液,就能分析出一个人的身体机能,还能预测其未来的健康状况;抽一滴血,就知道你的孩子是不是“天才”……这场蒙着新科技面纱营销狂欢的另一面,则是屡见报道的“基因检测”骗局。

    毋庸置疑,基因研究占据着当代科技潮流最前沿的位置。但是,科技史也不止一次提醒人们,新科技的问世确实敞开了一扇通往更光明前途的大门,有时也给骗子留下一条钻空子的后门缝。而当一种新的科技还处于探索阶段,没被人们完全掌握、大众对其一知半解时,更是如此。20世纪前半叶,有一种名叫“艾罗补脑汁”的神奇药水风靡一时。事实证明,这种药水并没有补脑的功效。它之所以广为流行,除了药房老板的营销外,又和“人之神灵在脑”这一当时的医学新知开始为人们认同有关。再如,电脑刚进入人们生活的那些年,“电脑算命”曾喧嚣一时;而今天,所谓互联网“在线测字”依然有不少拥趸。科技的进步和科学知识的传播,最终会给人们带来福祉,然而实现需要一个过程,也会经历曲折。科技造福于人,要靠科技进步本身,也要靠有效的科学普及。

    笔者以为,就当下而言,至少有两个方面尤需改进。

    其一,转换科学报道的视角和方式。从大众传播的角度看,每一项科技成果是什么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普通公众眼中,它是什么。由于知识水平、专业背景和思维能力等的局限,普通公众眼中的科技离它的“真相”总会有一定距离。有效的科技报道,既要关注科技的本来面目,更要关注大众眼中的“科技”,做好两端之间的“摆渡人”,竭尽全力地缩小两者的距离。当人们离科技的“真相”越近,离骗局或忽悠就会越远。另外,当下的许多科技报道带有“成果导向”的特点,热衷于大力宣传“重大突破”“里程碑式的成果”以及它们带来的“效益”,对于那些尚处于探索阶段的科研项目、“半成品”及其可能导致的社会影响则关注不够,事实上,恰是这些“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科技成果最需要得到正确的解读,以帮助公众揭开那块蒙住真相的盖头。

    其二,让优质的声音拥有优质的平台。就基因研究而言,实际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早就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相关的准入标准、管理规范出台以前,任何医疗机构不得开展基因测序临床应用,已经开展的,要立即停止。也早就有科学家指出,通过基因测序来了解性格、特长、智商,还为时尚早。但是,这些国家的政策、理性的声音或局限于专业媒体,或停留在文件汇编,并没有占据那些最能抵达大众的媒体平台。以“百度”搜索为例,键入“基因检测”这4个字,结果有2700多万条,排在前几位的不是国家的有关规定,也不是解疑释惑的科普文章,甚至不是汇集网友智慧的“百科”词条,而是若干家基因检测机构的广告,它们不是信誓旦旦地宣称拥有“最先进技术”,就是标榜自己“门槛低”“准确度高”。这显然不利于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基因检测。仅此也足以说明,加强相关法规和观点的解读和宣传,让正确的声音占据优质的平台,得到更加有力的传播,多么必要。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