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07篇医学论文被撤事件再次引得公众瞠目。虽然此次事件是2015年大规模撤稿的后续,除了创纪录的107篇这个数字外其他方面并无新意,但还是引起了各方讨论。
事实上,国际上有关科研不端、撤稿等方面的相关新闻并不少见,涉及到中国作者的撤稿事件之所以如此被关注,无非是因为这是一次较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国内科研界担心,这将给中国学术声誉带来极大损害。
在有关此次事件的评论中,指责作者的有之,声讨第三方机构的有之,抨击中国特色科研评价体系的有之。单独看的话都各有道理,且都不是新话题。各方激辩的无非是之前那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这本就是个多因一果的事,讨论谁挨的板子应该更多一些似乎没有太多意义。重要的是,该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在笔者看来,首先,无论外界压力有多大,科研人员自身应不忘初心,加强自律。此次事件中,作者没有任何可以开脱的理由。发论文从来不是科研的目的,论文只是告诉学术界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期给同行和后来者提供新的想法和思路,而科学也正是这样一点点往前走的。
另外,被诟病多年的科研评价体系确实该动真格改改了。在多年的全国两会上,笔者听到多位科技界委员为此疾呼。尽管近年来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些政策,部分单位也做了尝试,但从今年两会上委员们的发言来看,情况并没有太大改观。近两年撤稿事件的作者主要是医生,让看病都看不过来的医生去写论文听上去是有些不太合理。但也有观点认为,中国庞大的临床案例是科研的宝贵资源,如果不利用起来也是一种浪费。那么是不是可以区别对待,有志于做科研的医生可以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职业方向侧重于科研,而对科研不感兴趣或者不擅长的医生,可以用与高水平科研工作者合作的方式来利用这些临床资源。
与此同时,对因此谋利的第三方机构以及审稿不严格的期刊也应采取措施。尽管第三方机构参与虚假评议的事实确凿,但目前对这些第三方机构没有任何办法管理。中国科协曾前往国家工商总局调研,得到答复是他们只管理企业的注册,不法经营归公安部门管理。中国科协又与国家网络信息管理办公室联系,对方表示提供确切的网络信息违法依据,可以将网站关闭。但取证并不容易,而且目前国内并没有法律规定这种论文代投、代写是违法的。鉴于此,应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惩论文代写、买卖等行为。至于期刊本身,不管此次事件中的期刊是否如某些学者所言赚取了高额收益,学术期刊都应恪守学术准则。对于那些确定不择手段只以赚钱为目的的期刊,管理部门应加以鉴别并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