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07日 星期五
鼓励垃圾分类的“红包”应多发
眉间尺

    前几天,《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正式发布。按《方案》规划,到2020年年底,要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全国有46个城市将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在这些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要求达到35%以上。

    在城市中,垃圾分类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1993年,北京就提出过,要对城市生活废弃物逐步实行分类收集。进入新世纪后,北京等多座城市被列为试点。现在,一二十年过去了,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垃圾分类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还是个“陌生人”。

    政策如何落地,始终是个老大难的问题。本次强制的对象是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但垃圾分类要真正得到普及,仍要靠广大居民的遵行,用《方案》的话来说,“引导居民自觉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应该说,“引导”二字是一种务实的态度,这是令人赞赏的,而更令人期待的是,这次的政策还是衔着“福利”诞生的。比如,《方案》提出要通过建立居民“绿色账户”“环保档案”等方式,对正确分类投放垃圾的居民给予可兑换积分奖励;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等等,这些无疑为《方案》真正发挥效力提供了不小的助力。不过,仅靠这些可能还不够,还有些“红包”应该尽快地、广泛地发放。

    其一,完善从“户外”到“室内”的垃圾分类体系。目前,很多地区都设置了垃圾分类桶,但有些标识含混,只写着“可回收”“不可回收”,至多加上一些设计不太高明的图标。普通百姓并非“垃圾王”,很难辨别清楚哪些属于“可回收”。更有甚者,有些地方,垃圾倒是分类了,运送垃圾的车却是同一辆,不同的垃圾就这样又混在一起了。这些都拉低了人们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有鉴于此,应建立一套统一的、有较高识别度的分类体系,并配套相应的设备。比如,以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的垃圾,设计并免费发放小巧方便的分类桶或不同颜色的分类袋,引导人们在家中或办公室里就把垃圾按类分好,出门时把装满垃圾的袋子投入对应颜色的垃圾桶中,并让这些垃圾被对应颜色的垃圾车运走。当这些五颜六色的垃圾桶、垃圾车、垃圾袋反复出现在人们生活中,视觉刺激形成的心理印象,相信会有助于提高人们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

    其二,建立从“网络”到“现实”的垃圾利用机制。事有凑巧,就在《方案》印发的这段时间,有一部名为《鸡毛飞上天》的电视剧正在热播,该剧讲述的“鸡毛换糖”的故事,是传统的垃圾回收利用机制中的关键一环。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社交网络的发达,即便“别针换别墅”依然只是个美好的梦想,但确有一些有心人已经设计了垃圾回收利用的网站和App,做起了互联网时代“鸡毛换糖”的活儿,有关部门不妨对此加以扶持。同时,还可以通过制定恰当的激励办法,尝试在当下已广泛渗透到城市生活中的电商物流体系之上,加载一部分垃圾回收利用功能。比如,电商不妨给快递小哥发个红包,请他们在送达“宝贝”的同时,也帮忙带走“亲”们的纸箱、塑料膜等,而政府则对发红包的电商给予一定经济补偿和荣誉奖励。

    总之,垃圾分类是每个居民的事,也是政府的事。对居民而言,这不是一件省心的事儿,是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而任何习惯的养成,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力;对政府而言,这也不是一件省钱的事儿,因为垃圾分类会增加垃圾处理的成本。有这样一句话:“地球是我家,清洁靠大家”,虽然老套,但很正确。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