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
山东诸城:水貂“跑”进产业园
本报记者 魏 东 通讯员 徐春光

    诸城市裘皮产业园广场的木板上固定着一张张的水貂皮,这是硝染后的熟皮,毛工要等皮软了后再割刀。而在园区诸城市大森林服饰有限公司二楼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开皮、配皮、裁刀、扯皮、定型、上里布......在这里,经过一道道工序,一张张貂皮变成了一件件华丽的貂皮大衣。以前水貂交易就像是买卖简单的农产品,出栏后倒手就卖掉了。而今,诸城市却把它打造成了一项纳税可观的产业,不仅推动了成衣制造的发展壮大,也由此带动了水貂养殖,其规模已占据全国的1/4。

    入场交易 规范市场做大做强

    入秋后,诸城市迎来收貂旺季。东外环路上,卖貂的农户,收貂的商贩,聚到一起,把弄着摆在地上的水貂,谈品论价。密州街道十里三村养殖区是今年刚刚设定的固定交易点,12米高的不锈钢旗杆悬挂着醒目的标志,召引着路边的商贩。负责人刘怀亮忙着记录入场交易的信息,“现在每天五六十个户在这交易,一天交易量6000多张皮,有了固定场所,在路边交易的场景也越来越少。”

    据介绍,今年诸城市裘皮商会从367家养貂大户中挑选24家有宽阔场地、防疫合格的养殖户作为固定交易点。“我们设点的同时把检验检疫等政府职能也加了进来,使售卖的每一只水貂都有完整记录。”诸城市十里社区党委书记、诸城市裘皮商会会长孙万红告诉记者,沿街零散售卖的方式对产品质量保障及社会治安等存在隐患,现在入场交易,对维护市场秩序和买卖双方都有利。

    不仅如此,作为全国最大的水貂养殖区,诸城市还在裘皮产业园建立起山东省裘皮交易中心,一楼电子显示屏实时跳动全国各类貂皮交易价格,东侧是结算中心,检疫、质检、税务等服务部门,一应俱全。这里不仅可为业户提供金融质押业务,还储藏着300万张貂皮。“仅这几天储存了9万张生皮,都是放在这交易的,只要挂牌拿仓单就可以。”孙万红拿起一块拇指大小的卡片说,拿着卡片走到交易厅门口,就会自动读取数据,仓单货值和位置就会自动提醒。“今年貂皮交易能达到400万张,每年至少能为诸城市增加1000万元的税收。”

    销量不愁 发展亿元经济不是梦

    “今年成衣大约有10万到15万件的量,我们从哈萨克斯坦到黑龙江黑河,沿着与俄罗斯搭界处,设立了几十处销售点,销量不愁。”孙万红谈及了她的“五年规划”,要在5年内打造50家成衣制造企业,生产出30万件貂皮大衣,把80%的貂皮就地转化。“成衣出口平均价格在6000元以上,一件成衣就可获得增值税236元,实现亿元税收问题不大,不像以前,大部分貂皮都被外地客商收购去了,我们只赚了个养殖费。”

    如今在裘皮产业园,水洗和辅料门店等配套公司也相继开了起来,孙万红期望的亿元经济集聚区已初见雏形。

    品种改良 提升档次让效益倍增

    在孙万红的“五年规划”中,改良本地水貂品种是他要做的一件大事。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从苏联引进十几只黑貂,到2012年成为全国最大的水貂养殖基地,水貂产量占全国的1/4。靠着不断繁殖,养了40多年的当地黑貂已成为十里社区居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不过,目前问题已经显现出来:持续的跌价,让很多养殖户放弃了这一传统产业。

    “此前我们以量取胜,养的是质量最差的黑貂,利润薄还破坏环境。”看到问题后,十里社区在2011年专门包机,从丹麦哥本哈根拉回1874只丹麦貂,由社区成立的大森林合作社统一繁育,分发给社员养殖。可是引进后两年,问题又出来了,好貂皮在诸城没有市场。收貂的客商习惯收取质量差的黑貂,对丹麦貂根本不认可。村民改换良种的积极性受挫。

    “当时我们分析,是良种貂量太小了,没有形成市场。”在2014年,合作社又包机从丹麦拉回1500只良种貂。为加大推广力度,社区党员带头养殖,搞好繁育。合作社组织考试,养殖技能合格的,每人分发300只良种貂,每年至少拿出一对种貂免费分发社员。

    “现在市场慢慢有了,一只丹麦貂能卖160—500元,而本地黑水貂价格却只有六七十元,价格优势一下子显现出来。”孙万红告诉记者,通过调控,今年养貂转型初见成效,已有157家社员开始养殖丹麦貂。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