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谨慎细心示人的山东纸媒近来接连“出丑”,让人深思。8月17日,青岛地区“发行量最大、入户率最高,读者群最广泛”的报纸《青岛晚报》发布的头版头条新闻“青岛城镇人口达636.7万,建成区面积扩至570万平方公里”引发热议,部分网友直呼:“现今中国约960万平方公里,青岛这是要霸占大半个中国吗?”
在权威纸媒头版出现如此重大的低级错误让人震惊,因为它不仅仅是当事记者一人的错误,而是涉及总编辑、值班副总编辑、部主任、记者等整个编辑流程出现了问题。
不过,才过了一天,刚刚向社会道歉的《青岛晚报》又出错了。该报19日的2版新闻版和18日的23版新闻版完全重复,这意味着两天发了相同的版面相同的新闻。
笔者很难想象,一份创刊近25年的严肃报纸为何接连出现类似低级错误?哪里出现了问题?
笔者常驻山东,工作中多与晚报编辑记者打交道,了解到的情况是: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山东几家大型纸媒的经营状态都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甚至出现断崖式下跌,再加上社会上此起彼伏的“唱衰”声音,使得纸媒采编人员“人心游离”,跳槽事件不断出现。在这种“青黄不接”的关口,错误便接二连三出现了。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手机媒体”依靠传播速度快、便捷携带、受众面广等特性,已成为新时代的“主流”媒体。传统纸质媒体受到猛烈冲击,甚至有人断言“报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消亡”。那么,在咄咄逼人的网络挑战下,纸媒何去何从成为关系到报人生死存亡的问题。
在“手媒”受制于原创有限的限制,大部分还在充当信息“倒手贩卖员”的背景下,传统纸媒的权威性和深度优势还在,这也是纸媒赖以生存和转型的资本。但《青岛晚报》接连犯错的事例说明,在与“手媒”的竞争中,纸媒把关不严、集体失责。如果这一点底线也被自己放弃,纸媒才真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当然,纸媒的生存困境并不仅仅在山东媒体上出现。在国际上,美国《新闻周刊》《个人电脑世界(PCWorld)》《德国金融时报》等著名纸媒停刊是标志性事件;在国内,前不久,定位高端的《东方早报》也宣布明年停刊,为纸媒敲响了警钟。
可以说,惨淡经营之下,纸媒转型,扬长避短,与网络、手媒互动势在必行。但我们看到,纸媒的转型又不是简单的数字化,默多克旗下众多报纸在数年前就转向了互联网,但在苦心经营后依然以失败告终。这个案例也说明,纸媒转型任重而道远。
不被自己尊重的媒体终将被读者抛弃,尊重职业,尊重读者,认清形势,大刀阔斧改革适应时代,才是纸媒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