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新闻引起笔者关注。一辆名为“E约充电”的移动电动车亮相北京街头,一小时内,就可以为普通小型电动车充满电,还可以提供上门充电、充电救援等服务。车主还可以通过APP预约充电。据报道,不久的将来,将投入200辆移动充电车,可实现400到1200辆电动车同时补电。众所周知,不论是出于自愿还是无奈,选择电动车的人正越来越多。电动车的好处很多,但续航里程以及中途没电一直是困扰车主的一大麻烦,也是阻碍电动车推广的一大障碍。由于目前大多数城市中充电桩数量不够多、救援系统不够完善,开电动车上路一旦没电,即便离目的地还剩最后一公里,也无法顺利抵达,想到这一悲催画面,许多人就对电动车望而却步。
这令人担忧的一公里的背后反映了科技造福生活的最后一公里。“最后一公里”是一个常见而生动的比喻。去年,李克强总理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九大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把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结合起来,解决“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一些人也把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也就是从科研成果到实际应用的关键一步,称为“最后一公里”。
移动电动车的例子深化了我们对“最后一公里”的理解。这不仅是一个形象的比喻,而且是一个系统概念,内涵十分丰富。现代社会是一个环环相扣的体系。一个社会的现代性越强,其内部子系统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依赖就越深刻。一项科研成果最终被社会接受,对改善人们生活发挥作用,不仅在于其自身跨出走向市场、走进生活的最后一公里,还在于其配套设施建设超越最后一公里。否则,社会机体就会对其产生“排异”作用,限制其运用范围,甚至将其逐出社会生活之外。
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的最后一公里的内涵至少包括三个层面。其一,科技创新与社会系统的妥帖对接。任何科技创新成果只要融入社会,才能使其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而融入社会必须有一个适配的接口。这个接口,承担着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变压器的功能,它可能只是科技的末梢,却是开启美好新生活的一把钥匙。其二,用户的体验和反馈。如果我们承认发展科技的目的是为人所用、为人所享,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实验室数据只不过是衡量科技价值的半个砝码,只有加上用户体验数据,这个砝码才完整。否则,科技就难免成为纸上的辉煌。其三,超越的眼光与路径。医学史上有个案例,有一个乡村原本就医率很低,后来突然大幅提升,是因为医疗水平提高而增强了人们就医的信心吗?研究表明,并非如此。真正的原因是这个乡村通往位于城市的医院的道路得到了整修,人们去医院比以前更方便了,有病也就比以前更愿意往医院跑了。让更多的人享受良好的医疗,是医生的职分。但修路却不是医生的工作。然而,看似和医疗水平没有一毛钱关系的交通状况的改善,却直接改变了人们的医疗行为,也改变了医疗在当地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样,电动车的开发者有责任想尽办法钻研新技术来改进车的性能,延长车的续航里程,但是,改善城市中电动车的充电条件,为电动车的推广和普及提供条件,却不是他们的份内之事。这最后一公里的起点在城市管理者的脚下。移动电动车亮相街头,则让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能源许诺的新生活,向着既定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