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级学术刊物《自然·生物技术》刊发了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团队的堪称“诺奖级”的科研成果,恰似我国科学界的一场春雨,颇有久旱逢甘霖之感。韩春雨随即成为新一代“网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与当年的“扫地僧”李小文院士有些异曲同工之妙。而名不见经传的河北科技大学,由此也名声大噪。
褒奖也好,欲扬先抑也罢,在各种描绘韩春雨其人的形容词中,我顶烦“三无”这个词儿。各家对“三无”也并无统一标准,总之是些无名校身份、无行政职务、无海归背景、无优越实验条件、无名气云云。去年屠呦呦获诺奖之后,也曾被形容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无留洋背景、无院士头衔,似乎默认了名校、头衔、海归这些“身外之物”和惊世骇俗的科研成就笃定存在必然关系。一旦事出所料,马上一副大惊小怪又顶礼膜拜的架势。用“诺贝尔奖哥”老郭的话说——“瞧你们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中国人有时就是这么有趣。一方面潜伏着一股子反智情绪,从多年前的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到前不久的留美博士后被遣返,每每说三道四间总透着狐狸吃不到葡萄的酸劲儿。另一方面,又把一些光环和标签视为智性权威而盲目崇拜,然后随意给独立于这个所谓智性权威之外的个体盖上“三无”的大戳。个性问题往往被共性化,简单问题往往被复杂化。
看韩春雨做科研的心路历程,当细细品味的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的自我修养。他追求科学事业的方式恰如其名,润物细无声。在硬件条件并不优越的实验室里,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收获世界级的成果。对此,那些国内顶尖实验室的“啪啪打脸”之痛在所难免。而软件方面,韩春雨的一夜成名固然得益于河北科技大学相对宽松的科研环境,却并不意味着宽松的科研环境必然产生韩春雨。
当然,学术圈突降“春雨”,可喜可贺可歌可泣,免不了纷纷立案解读。不过,一个特立独行于固有科研体制之外的科学家成功了,在反观科研体制、强调客观原因的同时,韩春雨的“特立独行”如何诠释科学家的自我修养更应被关注和体会。尤其对于众科研人员来说,虽然自我修养本是一个主观可控的问题,但却往往妥协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同样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