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05日 星期五
又是一年“湿地日”,荒漠何时能过节?
□ 万志红

    2月2日是第20个世界湿地日。世界湿地日是《湿地公约》的孩子,诞生于1996年。1997年2月2日,50多个国家参与了第一个世界湿地日。人们从关注水禽栖息地开始,逐渐越来越了解湿地生态系统、人类与湿地的关系。

    陆地是人类的家园。常见的陆地生态系统有森林、湿地、荒漠、草原、农田等。与湿地的富水相比,荒漠是贫水的;就面积来说,荒漠是广袤的。目前我国湿地面积约53.4万平方千米,荒漠面积是湿地的3倍之多。

    提到荒漠,人们常会联想到满目荒芜的景象和风卷尘起的沙尘暴,似乎“一无是处”,其实不然。荒漠先于人类来到地球,是自然之子,有着天成的个性与美丽。而荒漠化,是叠加了“人为”之后的结果,也是人类如今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随着对荒漠化研究的深入和防治的尝试,以及对自然现象的分析与解读,科研人员正在拨开尘幕,还原“荒漠”的本来面貌,提升荒漠的“颜值”。

    旧念中,沙尘暴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较强的破坏性。然而,同样是沙尘暴,也为人类的繁衍生息做出了贡献。早在人类文明之前,风孜孜不倦地搬运沙尘,在陆地上造就了可以满足植物生长的肥沃土壤。例如,黄土高原即是二三百万年以来北半球的西风带搬运中国西北部和中亚内陆的沙漠和戈壁沙尘堆积的产物,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如今,在约占全球陆地面积1/4的荒漠地区,生活着世界上大约1/3的人口。

    随风而行的沙尘中,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2002年3月20—22日,一场特大沙尘暴席卷北京,给北京的土壤带来了大量天然有效的物理肥料和化学肥料,丰富了土壤中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钙、镁、硼等元素,改良了日益退化的土壤。

    沙尘飘洋过海时,部分随大气沉降进入海洋,为海洋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地球上50%以上的光合作用是由海洋的浮游植物进行的。浮游植物的增加,除了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同时也固定了更多的碳,以减轻全球变暖效应。

    沙尘对气候变化还有其他影响。比如,飘浮在大气中的沙尘,白天像一把巨大的阳伞,遮住阳光,使地面温度降低,减缓气候变暖,此为“阳伞效应”;沙尘气溶胶可作为云的凝结核或冰核,通过与云的相互作用,改变云的物理特性、光学特性、生命周期和云量,增加区域降水,此谓“冰核效应”。

    沙尘中携带的碳酸盐和可溶盐是碱性碳库的重要来源,其氢氧根离子可与大气中工业排放的大量酸性离子发生中和作用,减少酸性污染物溶于雨雪形成的酸沉降,此谓沙尘的“中和酸雨效应”。我国南北方的工业酸性污染物排放程度大致相当,但酸雨主要出现在长江以南,北方只有零星分布。专家分析,北方的沙尘天气功不可没。

    健康的荒漠生态系统,给人类增添福祉。比如,荒漠植被看似稀疏,却具有较强的防风固沙能力;荒漠生态系统面积巨大,渗透性好,能把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加工成洁净的水源,也汇聚成储量丰富的地下水库;广袤荒漠上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碳,并再分配形成总量可观的植被碳库、土壤碳库和动物碳库;荒漠中有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其间孕育了多彩的文化,亦存留大量的人文景观,吸引游人观光、休闲度假、探险……游憩也带来了旅游相关就业的增加。

    如此正能量的荒漠,何时才能走出“荒漠化”的阴影,得到公众的正确对待?1931年设立了“世界动物日”;1971年诞生了“世界森林日”;1996年有了“世界湿地日”;2008年议定了“世界海洋日”。在早春第一个自然纪念日——世界湿地日之际,荒漠也想过个节,期待着“世界荒漠日”,从现在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脱胎换骨。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