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创业之路咖啡有限公司(车库咖啡)创始人 苏菂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北大博士生楼的夜场保安,因为博士生楼里面有两个女博士大龄未婚,委托他帮忙找对象,他就以八百块钱一天的价格请了摄像师来这儿拍单身人士,而支付摄像师的费用占了他工资的三分之一。现在他已经把保安的工作辞掉了,注册了一个公司,叫亲啊亲。3月份的时候他告诉我,他已经准备做第一场线下活动,他原来一直是“想”,现在已经在行动了。
我觉得创业有时候不一定非得赚了多少钱,我们今天鼓励创业精神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更应该关注社会上很多类似这样的人。他们不甘于现状,想努力通过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
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秦君
中关村作为青年创业最活跃的地方,应该在每年的五四为青年人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中关村有一组数据很有意思,真正创业成功的人有65%都是大企业出来的。我本人也在国企里当过12年高管,正是这个平台给予了我很多帮助,但同时由于体制制约,这个平台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2010年,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还是很勇敢的出来创业,原因很简单,第一,想要推动这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我们创新行业,如果没有好机制,非常难以进行;第二,我们需要很多年轻人参与,在国企的机制下,很多年轻人缺乏激情。
现在,青年人创业会遇到来自平台、人员、资金、市场开拓、品牌建立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建立了创业生态圈,希望为青年人的创业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比如,在政府的主导下,我们将以前中关村西区的电子大卖场逐步改造成为创业孵化的集聚区、互联网金融的集聚区和人才的集聚区,现在,这条中关村创新创业大道已经成为了青年人创业的聚集地。我们在鼓励和引导一种创业文化,容忍失败,与此同时,我们希望为年轻人营造一个踏踏实实创业的精神环境。
苏州绿控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磊
刚才秦总说中关村创业的65%是大企业高管走出来的,我属于这剩下的35%。我是2001年考入清华大学,2011年博士毕业之后,没有工作就直接创办了这个公司,主要是做动力系统。当时为什么考虑到创业?因为我在学校里做的课题是汽车自动电子商,这是国内很热的概念。而目前国内的乘用车包括商用车在这方面都依赖于进口。我从大二的时候就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到2011年已经做了八九年。当时我对这方面非常感兴趣,也非常热爱这个行业,而且国内市场这么热,我也很想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块产业做起来。
我觉得青年人应该闯一闯,虽然失败率很高,尤其是对于搞技术的人才。我从学校里出来自己创办企业,源于目前传统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成功率比较低,其中有很多体制方面的因素。第二,创业做企业,先做人后做事,无论对员工、客户还是供应商都是这样。第三,企业要想成功,一定要自信。要相信只要我想做一定能做好,其次是刻苦,做企业不是风光的事情,要非常能吃苦才行。第三是坚韧,因为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每年都有几百个难关,一个挺不过去企业就倒闭了,一定要坚韧。最后就是反思,尤其是年轻人,没有那么多经验,要经常想自己哪方面不足。
西藏金稞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 张春颖
生物产业是国家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西藏最大的特点,就是第二产业还欠发达,我们做的恰恰是第二产业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技术成果的转化。因为对西藏的环境不够了解,加上条件艰苦,在西藏高原实现产业化技术攻克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我本人也是北京人,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等院所工作过,在北京一直读到博士,博士毕业时离开了研究所,放弃了体制内的工作,目的是将所掌握的技术到企业完成中试研究和产业化。西藏跟内地不同,低压、缺氧,但对一些微生物的生长会有优势。我带领在产业技术开发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高原生物制造技术创新团队,帮助金稞集团建成了支撑科研和产业化的上万平米的科研楼和厂房车间,去年已经投产。正是在我们团队的创新驱动下,西藏第一家从事生物制造产业的企业已经在拉萨市开花结果。
在创立技术团队的过程中,我的感悟是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优势,结合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采用候鸟式的方式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在每年的12个月中,专业技术人才一般需要8—10个月的时间在西藏从事技术的中试研究和产业化转化,2—4个月的时间在内地从事小试技术研发工作,这样才可能留住一些高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除了工作平台之外,还需要有良好的生活平台。我们通过采取对技术人员的个人事业追求与生活需求灵活变通、融合的满足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技术团队的骨干力量。
北京意优创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武沂
我个人的创业之路也是比较典型的海归创业者的道路,本科毕业之后没有工作,直接选择去德国留学,2002年,硕士毕业去了德国最顶级的设计所工作,2008年回国,先是在一家外企担任经理,2009年一个公司内部结构调整的机会,我和一些同事决定出来创业,公司给我们的支持是我们可以把客户带走。因为公司的支撑,我们的路走得很顺,很多人问我在外企工作得很顺,怎么会想到创业?其实不是每个人都有非常强悍的创业因子。他们在做选择的时候,更多的还是理性选择。比如他会分析创业资源、环境、条件,会判断是现在创业将来能做的事情更大,还是留在现在的职位上机会更大?他们会把后路准备好,先在国内看一看,如果机会好就创业,一旦条件不好,就撤回。而我的创业情况不一样,我家在北京,没有给自己留后路。
汉朗光电有限公司总裁 段刘文
我之前接触过一个深圳的企业,团队是被我们国家从美国直接挖过来的,这个团队回来以后,没有做商业化运作的经验和能力,科技部就为团队找支持。最后深圳政府表示愿意支持,团队就在深圳落地了。他们的结构非常好,深圳市政府和他们企业合作创办了一个研究所,深圳市政府给房子给钱给地,一年招了很多人才,包括很多外籍博士。同时一年申请了一百多个专利和国际专利,政府同时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和绿色通道协助企业做创新。专利出来以后,有不同的项目公司——民营企业或者是其自身的创业团队来做产业化,这个模式就保证了创新的延续性,保证了能够把新技术进一步产业化,把创新和创业融合到一起,把一个技术直接做成产品推向市场和消费者,这种模式值得关注。因此可以说,创新和创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连续性的过程,整个过程都需要投入关注和关怀,且一定要以市场化的标杆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