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摇号越来越难的当下,购车或增新门槛:有车位才能摇号。日前,交通部门已提交建议,拟完善本市机动车停车泊位“一车一位一编号”数据库建设,把拥有(购买或租赁)停车泊位作为申请小客车摇号的资格审核条件之一。
据报道,今年8月,北京市政协就已经提出报告,建议小汽车调控政策由单一的“控制增量”向“增量、存量双控制”转变,即通过建立存量小汽车退出机制,制定征收小汽车首次注册费政策,以及逐步实现“停车入位”,将合法停车位作为购买小汽车的基本前提等方法,提高小汽车保有门槛,降低小汽车增长速度。
事实上,早在2004年以前,北京曾经实施过这项政策——购车除了要北京户籍之外,还需要提供泊车车位证明。如今,这一制度重新再度提起,行业人士分析认为,该项建议并不能解决停车难题,实施起来还易出现虚假停车证明、倒卖证明等现象,相关部门需慎重论证。
一项关于“你是否支持北京申请小客车摇号者须先有车位”的调查问卷显示,高达73.3%的网友投反对票。其中很大原因在于,北京的车位缺口太大,“车位证明”并不能解决停车难。
据北京市交通委运输局此前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有40.1%的汽车没有固定车位,只能停在马路边或小区边角地儿。如果将购车与停车位挂钩,停车位是一种稀缺资源,汽车则是一种供应充足的商品。很有可能会倒逼人们出于投资目的哄抢车位,加剧稀缺资源的竞争,车位价格必将飞涨,还可能出现虚假停车证明、倒卖证明等现象,甚至与车位相关联的房地产价格也将会有新的炒作理由。
此外,如何保证“车位证明”有效也成关注的焦点。究竟是物业公司还是政府相关部门,这些出示证明的机构是否具有公信力,如果做不到这点,“车位证明”难免出现另类“权力寻租”。
现实当中,各种各样的证明从中牟利的案例并不少见,何况“车位证明”?如果租用车位的合同就是配套车位证明的话,难保物业不会造假出售类似的合同。当车位证明成为稀缺资源,如何避免一些办证人员丧失原则,办证时推三阻四,吃喝卡拿要,不见礼金、礼品卡,或者请吃饭,就故意拖延时间不给办理等“权力寻租”现象?如果无法建议一整套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这样的“权力寻租”,不仅会扰乱办证市场秩序,还极有可能滋生出行政管理上的另类腐败。
不可否认,将正规车位作为购买小汽车的基本前提,是国外一些大城市控制小汽车增长的一项措施,问题是作为舶来品的“车位证明”,能否“洋为中用”尚需大量的调研和科学数据支撑。首先需要对北京的停车位进行严格的管理,管理部门掌握停车位基数,并测算与机动车拥有量的匹配度。
据了解,发达国家每辆车平均配1.3个停车位,而北京在1994年之前,没有居住区建设机动车停车设施的配套标准,在此之前建设的居住区,特别是位于东、西城和二环、三环以内的部分居住区,在建设时并没有考虑到机动车停车的问题。如今当小汽车走入家庭的时候,老旧小区停车设施的欠账已成了无法弥补的大问题。
在停车位与机动车拥有量如此悬殊的当下,探讨购车需出示“车位证明”政策之前,是否先保证停车位的有效供给?
此外,国外凭车位购车主要是加强管理的需要,而不是专门为了控制车辆数量,将其与“治堵”挂钩有点牵强。国外一些城市之所以没有出现拥堵,与他们城市建设和交通管理的理念密切相关,比如注重道路长远规划,优先发展城市公交,以优惠政策倡导和激励骑自行车出行,约束司机及行人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等等,因此,学国外搞“凭车位摇号”,乃知其一不知其二,只是学了些“皮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