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阅读
卡伦堡生态园是世界生态工业园建设的肇始,它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立,已经稳定运行了30多年。卡伦堡生态园已成为世界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典范。
事实上,卡伦堡是一个仅有两万居民的小型工业城市。最初,这里只有一座火力发电厂和一座炼油厂。经过数年的发展,卡伦堡的主要企业开始相互交换“废料”:蒸汽、(不同温度和不同纯净度的)水以及各种副产品,逐渐自发地创造了一种“工业共生体系”,成为生态工业园的早期雏形。
据了解,目前在卡伦堡工业共生体系中主要有四家企业:丹麦最大的火力发电厂阿斯耐斯瓦尔盖发电厂,发电能力为150万千瓦;丹麦最大的炼油厂斯塔朵尔炼油厂,年产量超过300万吨,消耗原油500多万吨;丹麦最大的生物工程公司挪伏·挪尔迪斯克公司;瑞典企业吉普洛克石膏材料公司。
卡伦堡市政府也参与了该共生体系的运行,它使用发电厂出售的蒸汽给全市供暖。共生体系内的成员相互间的距离不超过数百米,由专门的管道体系连接在一起。此外,工业园区内还有硫酸厂、水泥厂、农场等企业参与到了工业共生体系中。
由于进行了合理的链接,能源和副产品在这些企业中得以多级重复利用。这些企业以能源、水和废物的形式进行物质交易,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成为另一家企业的原料。炼油厂的废水经过生物净化处理,输送到发电厂,作为发电厂冷却发电机组的冷却水。炼油厂生产的多余燃气则作为燃料供给发电厂,部分替代煤和石油,每年能够使发电厂节约煤3万吨,节约石油1.9万吨。同时这些燃气还供应给石膏材料厂用于石膏板生产的干燥之用。发电厂产生的蒸汽供给炼油厂和制药厂(发酵池),同时,发电厂也把蒸汽出售给石膏厂和市政府,它甚至还给一家养殖场提供热水。发电厂一年产生的7万吨飞灰,被水泥厂用来生产水泥。企业间通过这种“互助”,实现了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据了解,卡伦堡16个废料交换工程总投资为6000万美元,而由此产生的效益每年超过1000万美元,取得了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