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盛利
提起四川省郫县,跃入人们脑海的多是古蜀故都的历史及以郫县豆瓣为代表的川菜调味品、食品产业,然而如今的郫县却“早已不是旧模样”。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城市、县级“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首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活动创建县”;全省唯一“统筹城乡发展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示范县”、全省首家县级科技(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展示在人们面前的一张张“新名片”耀眼夺目,让郫县焕发着“青春活力”。
何以在短短几年后发先至,脱胎换骨?
“优化科技服务能力、提升创新管理能力,实现科学发展是郫县科技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不懈追求。”郫县科技(知识产权)局局长李泽如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首创“两大平台” 撑起产业发展“新空间”
“云社区”内开设便民支付网点、三屏联动等信息服务;产业园区内实现企业网上找商机、寻技术;种植基地里农民与全国专家可以网上“面对面”……走进郫县统筹城乡发展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站(点),层出不穷的新名词,让人目不暇接。
“帮了大忙,找技术、找项目,园区内就能实现。”在郫县安德镇“川菜调味品产业园”科技信息服务站,园区企业四川高福记食品公司总经理彭志才告诉记者,站点建设不到一年,企业已参与校企对接、专家咨询等10余次,支撑研发专利21项。
“2011年,郫县科技局在四川率先启动建设的统筹城乡发展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从运行情况来看,一条条适合企业发展、有共性需求、符合政策导向的科技信息,实现了助推区域特色现代农业的精准定位。”李泽说。
成都市科技(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县级工作站,是郫县在四川省内的另一个首创,拥有专职专业人员和专用工作场地。从2011年12月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平台已为高福记生物等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600万元,预计获贷企业将新增加销售收入9000万元以上。而到2015年,工作站预计将帮助企业实现融资1亿元以上。
“两大平台建成以来,郫县的科技实力明显提升,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同时也为解决科技与经济融合‘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供了新路径。”在李泽看来,两大平台既惠民生,又壮企业,对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繁荣和产业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优化创新管理 构筑转型发展“新格局”
一个区域的创新驱动能力的提升,根本在于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建设、在于鼓励和支持企业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
从2010年起,郫县陆续出台《关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郫县的若干鼓励政策》《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施意见》《郫县科学与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等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文件,使县域创新能力明显飞跃。
在扶持企业创新领域,郫县科技部门重点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先后建设四川省川菜特色调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全县市级以上各类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实验室总数达12个;在知识产权领域,郫县提高了资助奖励标准,重点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知识产权工作给予政策扶持。去年全县实现专利申请年增长28%的飞跃,年专利申请量接近1000件;在争取各级科技经费支撑产业发展方面,去年郫县围绕主导产业,组织金科环保、老肯科技、榕珍菌业等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项目8项,获得支持扶持的资金额度达3187万元。
整合科技资源 注入文化民生“新元素”
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蜀绣”,是诞生于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为使这一传承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工艺焕发产业新生机,去年起郫县科技部门牵头成立蜀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从原料、工艺、针法等为这一传统工艺注入现代科技元素。通过蜀绣企业、科研单位的科技资源整合,目前中心、联盟已经开发出工艺品、装饰品、时装服饰等5大类100多个新产品,并形成雄厚产业基础,按照规划,到2015年作为“成都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示范园区”的郫县安靖镇蜀绣产业核心发展区,将实现蜀绣及配套服务业年产值20亿元。
动漫产业是郫县瞄准的另一块“高地”。郫县去年启动并实施了首届原创动漫作品比赛,县内高校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等院校和企业先后提交参赛作品近400份,一批获奖成果正以漫画、游戏、手机软件的形式帮助郫县抢占这一新兴产业领域。
“当前,在郫县生态优先、品质至上、民生为本、‘四化同步’的发展目标下,科技创新正成为一支重要支撑力量。”郫县科技(知识产权)局局长李泽说,郫县的“跳跃”来源于长期以来县委、县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来源于国家、省市各级科技部门对郫县创新发展的大力支持,更来源于以企业为龙头、产业园区为支撑的创新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
李泽表示,今年郫县计划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50家,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郫县重要支柱,并以各类技术(研究)中心、创新联盟等为平台,组织特色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项目,促进产业化高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