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3日 星期五
工业文化遗产:人类文明的新话题(30)
咖啡与良友:东西方文化的精妙融合
□ 程 萍
“良友书坊·塔楼1901”内景。 程 萍 摄

    萍踪悟语

    青岛邮电博物馆的4层是这栋建筑的顶层,哥特式的双塔不仅异域风情浓郁,也是目前青岛市唯一开放的欧式建筑塔楼,不可不看。踏入塔楼的瞬间,我便喜欢上了这里,扑面而来的欧洲文化中特有的典雅与厚重,带给人们的是散发着浓浓文化修养的怀旧和温馨。错落有致的木桁架屋顶下,矗立着粗重的方木支柱,一簇簇书架让古旧的木屋溢满了木香和书香。木墙上装饰着上世纪20年代海派《良友》画报,创意商品琳琅满目。最里面是一间旗袍屋,浓郁的民国风,把人们带回百年前的青岛。

    举目四望,发现这里叫“良友书坊”,主要是书坊联系较多的作者和青岛本地作家出版的书籍,很有特色。我轻轻地绕着一个个四方体或者角锥体的书架观看,惟恐打扰了书架间隙、咖啡桌后交谈的几对年轻人。看着他们轻言慢语地那份优雅和闲适,我在心中赞叹:在哥特式建筑的顶楼开设这样一个与建筑格调极为协调的咖啡屋和书屋,真是一个好创意!将建筑与文化、历史与时尚、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正是工业文化遗产合理利用创意中最难捕捉、最难把握准确的核心内涵。抓住了这个核心,才能解决工业文化遗产改造后的“复活”度和利用率问题,才能焕发出遗产的活力和魅力。从这样的视角去衡量,双塔顶楼的改造,可谓是工业文化遗产合理利用的成功范例。

    在欧洲的工业文化遗产改造利用中,咖啡屋几乎是必备的服务设施。一杯咖啡一本书,静静地坐上一天,是欧洲人休闲的常态选择。不少中国的工业文化遗产在改造中将这一创意直接移植过来,却不成功,没有生意,聚不下人气。有的遗产改造项目将咖啡屋中国化,改成茶室,多数仍然是往来清淡,门可罗雀。不是中国人的创意设计和改造建设不够好,而是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不同。在中国,无论是家庭聚会、朋友见面,或者是商务活动,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餐馆。最近这些年,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CBD地区,年轻人选择咖啡馆交流和休闲的人多了起来,比如北京的798、上海的新世界等区域,咖啡文化逐步普及。

    在青岛,德国人占领时期留下的文化印迹和生活习俗影响颇深,西餐和咖啡不仅是上一代人的记忆,也是今天白领和年轻人认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标识。“良友书坊·塔楼1901”把最适合咖啡文化的资源整合到一起: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地道的德式建筑,凭窗眺海的独有优势,老青岛的气息,充满怀旧情调的创意商品,亲民的价格……所有这一切,营造出这样的氛围:那不仅仅是一杯咖啡一本书,那是一种身份,一种文化,一种修养,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方式,一个城市的风情和底蕴。

    书坊创办于2006年,是青岛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创新型文化机构。取名“良友”源于中国第一本画报《良友》。1926年2月25日,上海街头出现了一份9开本的画报,封面是后来红极一时的著名电影演员胡蝶手捧鲜花的半身照《胡蝶恋花图》,画报封头印着两个红色大字“良友”。作为一本视觉为主的期刊,《良友》可谓开风气之先,封面多是著名影星和社交名媛,如好莱坞的中国影星黄柳霜,《色·戒》的女主角原型郑苹如等。胡蝶再次出现在《良友》画报的封面,是百期纪念刊,此时的胡蝶已被封为影后。由此不难看出,《良友》是当年时尚的风向标,最火爆时发行4万多份,美国、加拿大、澳洲、日本等多个国家都有《良友》的忠实读者,影响十分广泛。

    《良友》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除了封面的美女,还有精选的摄影作品,代表了民国时期摄影的最高水准。从1926年2月25日创刊到1945年终刊,《良友》画报共出版172期,刊出彩图400余幅,选用照片3200余张。每一幅作品都堪称精品,深入民国的每一个角落,不仅是时代的真实记录,更是时代的精彩剪影。胡适、老舍、丰子恺、郁达夫等都和《良友》保持着良好关系,当时著名的记者戈公振也是《良友》的常客。

    将海派文化与欧洲文化不露痕迹地融为一体的“良友书坊·塔楼1901”,已经成为青岛的一张名片,曾荣获国内优秀旅行网站“蜂窝网”票选“青岛最佳休闲地”第三名;荣获青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青岛市广播电视台颁发的青岛本土“最具气质书店”奖;2016年被人民网评为“全球45家最美书店”;2017年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评为“2016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十大特色书店”。这里,代表着青岛这座城市工业文化遗产合理改造利用的眼光与水准。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