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06日 星期五
科普剧应在“剧”上下功夫
□ 老 沙

聚沙成塔

    2017年7月第五届全国科学表演大赛在北京举行。由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和新华网共同主办的全国科学表演大赛是一项全国性的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赛事,以“鼓励原创科学表演作品,注重综合实践能力运用”为出发点,由原创微型科普剧本创作、科普剧表演和科学秀表演三项活动组成。本届大赛共有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送了838部作品,其中包括原创微型科普剧本574部,科普剧216部,科学秀48部。

    这几年一直很关注这项很有意义的科普剧大赛活动,去年也和主办方探讨过对科普剧创作的培训,并准备了一个关于科普剧创作的戏剧结构与戏剧冲突的课件,今年又作为评委参与到具体活动中来。

    本届大赛的作品内容广泛,表演形式也有了新的拓展,融合了音乐剧、魔术剧、木偶戏等多样化形态,很多表演队还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了嘉年华式的演出氛围。

    从获奖作品来看,我们的科普剧创作水平还是有了相当的提升。但从报送的大量剧作来看,依然存在着不少共性的问题。正值新面市的《科普时报》为科普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言论阵地,不妨就借此机会把我对科普剧创作的一些想法摆出来跟大家商榷。

    首先是关于科普剧的定位问题。我认为在科普活动中尤其是文学艺术类形式(比如科学诗、科幻小说、科普剧等)的科普,科学知识的传递只是一个基础,更多的更重要的是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传播,是通过寓科普于愉悦的方式,激发受众对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对科学、对科学与人、科学与自然界、科学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正确认识。而在这一过程中,某一个知识点的传播与受众对知识的接受、学习,并不是最重要的,具体的知识一方面是通过学校系统的科学教育或者其他更广泛的社会科普教育方式获得,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激发了对科学的兴趣之后的科学阅读等方式获得。

    因此,科普剧的核心是剧,科普是定语,是对这一类型剧的分类定义。那么科普剧的创作首要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创作出一个好剧。在科普剧的创作中,即便有再好的知识和科普内容,如果剧没有创作好,不能让观众有兴趣欣赏并被引导进入到戏剧中,一切对于科普目标的努力就会失败。

    在对科普剧和剧本创作的评审中,我发现一个很明显的共同倾向就是过于注重了“知识点”,而或轻或重地忽视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传播与传递、表现。在“知识点”上比较多地下功夫,而在“剧”本身下的功夫明显不够。

    其次,普遍存在的剧创功力不足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对戏剧本身的认知与理解的不足,故而避重就轻避难就易地转向“知识点”上做文章。如前所述,科普剧的核心是剧,这一点是不可回避的,在进行科普剧创作之前,必须要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戏剧常识,学会一些基本的戏剧创作技巧。

    而且科普剧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往往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舞台剧,而是一个独幕剧,甚至往往是近距离的可以在街头进行“平面”演出的“活报剧”。活报剧是一种以应时性、时事性为特征的戏剧类型。这类剧目能及时反映时事以达到宣传的目的,就像“活的报纸”。活报剧的创作,常常把人物漫画化,并插有宣传性的议论。活报剧多在街头、广场演出,也可在剧场演出。

    在对剧本评审中我发现,一个短短的科普剧,竟然就用了几幕,印象中最多的一个剧用了五幕。一个五幕剧是个什么概念?即便是《茶馆》这样的大剧,也不过四幕。这种明显的简单错误,完全就是源于对戏剧的一知半解和不求甚解。

    而怎样才能创作出好的科普剧,才能有效地达至科普的目标呢?下次再探讨。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科幻电影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