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到各地去看看”,相信这是所有孩子共同的向往,我小时候也这样想。我中学毕业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有的同学考大学报地理专业,就是想到各地去看看,现在管这叫“旅游”。
旅游的讲究可大了,各人旅游的收益可以大不相同。苏东坡写过“庐山烟雨浙江潮”的诗,没有去过的时候难受得“恨不消”,真去了发现也就那么回事。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关键在于有没有看到“门道”。有的人旅游就是拍纪念照、买纪念品,但是也有人一路看一路问,回来有说不完的感想。旅游不仅是休闲,假如出去前做准备,回来后做整理,那旅游就成了一种学习。
这就很像古代的“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开阔视野,体验人生。其实世界上最初的教育就是“游学”,课堂教育是后来的事。孔子授课就不用教室,许多大学者也都有游学的经历。司马迁20岁左右就开始游各地的名山大川,正因为有了一生三次远游的经历,他的《史记》才会写得如此成功。
古代游学之风相当盛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属于治学的重要环节。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游学”的方式早已今非昔比。有了摄影技术、网络技术,已经可以通过图书“居家游学”,或者通过云课堂“在线游学”,效率大为提高。
《少年中国地理》是美丽和智慧交织的产物,精美的图片配上启迪性的知识,每一幅美丽山水的背后,都蕴含着一番科学的道理。这种“游学”补充了课堂教育的不足,可以将地质地理、水文气象、动物植物,甚至于历史考古的知识融为一体,渗透在锦绣山河的美景里,让你在听故事、问道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增长见识。
(节录自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为星球研究所著《少年中国地理》所写的推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