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 星期五
来看看2023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 科普时报记者 陆成宽
5月28日,C919首个商业航班东航MU9191飞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标志着该机型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正式进入民航市场,开启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新征程。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由科技日报社主办、部分两院院士和媒体人士共同评选出的2023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近日揭晓。

    入选的2023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分别是:中央科技委员会组建;作物主效耐碱基因及其作用机制首次揭示;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商业首飞;“中国天眼”发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关键证据;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刷新世界纪录;国家太空实验室正式运行;人体免疫系统发育图谱绘制;新款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成功研制;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命名交付;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投产。

    中央科技委员会组建

    今年3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印发,提出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聚焦科技工作前瞻性谋划、系统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研究审议国家科技发展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统筹解决科技领域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研究确定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和重大科研项目,统筹布局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

    作物主效耐碱基因及其作用机制首次揭示

    盐碱地变良田,这是人类千百年的梦想。如今,我国科学家的最新成果让人类朝这个目标更进一步——以耐盐碱作物高粱为材料,首次发现主效耐碱基因AT1及其作用机制。大田实验证明,该基因可显著提升高粱、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在盐碱地的产量,有望大幅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水平。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谢旗、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于菲菲、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欧阳亦聃等领衔的科研团队与多家合作单位共同完成。相关成果3月24日在《科学》和《国家科学评论》发表。

    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商业首飞

    5月28日,是一个值得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国产C919大型客机圆满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正式进入民航市场,开启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新征程。

    大型客机被誉为“现代制造业的明珠”,是一个国家科技能力、工业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于2007年立项,2017年首飞,2022年9月完成全部适航审定工作后,获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型号合格证。

    通过C919大型客机的设计研制,我国掌握了民机产业5大类、20个专业、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带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群体性突破。

    “中国天眼”发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关键证据

    搜寻纳赫兹引力波是国际物理和天文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利用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我国脉冲星测时阵列研究团队发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这是纳赫兹引力波搜寻的一个重要突破,表明我国纳赫兹引力波研究与国际同步达到领先水平。相关研究成果6月29日在线发表于《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何子山认为,这一重大科学突破对星系演化和超大质量黑洞研究具有深远影响,也为引力波天体物理学打开了全新的窗口。

    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刷新世界纪录

    继实现10比特、12比特、18比特的真纠缠态制备之后,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又取得了重要突破,成功实现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和验证,刷新了所有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相关成果7月12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该研究将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纪录由24个大幅突破至51个,充分展示了超导量子计算体系优异的可扩展性,对研究多体量子纠缠、实现大规模量子算法,以及基于测量的量子计算等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太空实验室正式运行

    在8月18日举行的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与发展情况介绍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表示,中国国家太空实验室目前已正式运行,并建立起独具中国特色的近地空间科学与应用体系,空间应用正有序展开、成果频现。

    2022年底,中国空间站完成全面建造,进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将常态化开展载人飞行,航天员将长期在轨飞行,在很多领域开展了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任务。全面建成的中国空间站,是我国覆盖空间科学相关学科领域最全、在轨支撑能力最强、兼备有人参与、上下行运输等独特优势的国家太空实验室。

    人体免疫系统发育图谱绘制

    9月12日,《细胞》在线发表一项关于免疫细胞的重要进展。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绘制了覆盖组织范围最广、时间跨度最长、采样密度最高的人体免疫系统发育图谱,有望推动全球免疫学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发展。

    对于这项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韩家淮给予高度评价:“这项研究拓展了人们对人体免疫发育,特别是巨噬细胞多样性、分化和功能的认知,有助于深入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调控机制,为疾病诊断、免疫治疗和新疗法开发提供重要的基础。”

    新款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成功研制

    10月10日,一个消息不胫而走,冲上微博热搜:基于存算一体计算范式,全球首款全系统集成、支持高效片上学习(机器学习能在硬件端直接完成)的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研制成功。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

    这款存算一体芯片,展示出高适应性、高能效、高通用性、高准确率等特点,能有效强化智能设备在实际应用场景下的学习适应能力。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命名交付

    11月4日,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标志着我国从此实现了国产大型邮轮制造零的突破。

    大型邮轮与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航空母舰并称为造船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设计、建造难度极高,是体现一个国家工业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标志性工程。此次“爱达·魔都号”设计建造成功,标志着我国造船业自主实现了大型邮轮重量控制、减震降噪等主要核心技术的突破。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投产

    12月6日,山东荣成传来好消息: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在稳定电功率水平上正式投产,转入商业运行。这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标志着我国在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领域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站集聚了设计研发、工程建设、设备制造、生产运营等产业链上下游500余家单位,先后攻克多项世界级关键技术。核电站的商运投产,对促进我国核电安全发展、提升我国核电科技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影响。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