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8日 星期五
且看“绿废”变“绿肥”
□ 文/图 尹传红
在重庆垫江县砚台镇谭家嘴的生态李子园基地,虫子毙命于粘虫板,杂草也“参与”到土地生态改良。

    秋冬季里我们惯常所见的枯枝落叶,会在哪儿落脚?园林绿化伴随的诸多废弃物,最终去向何方?

    在北京,这些年产逾520万吨的所谓“绿废”,经过多种处置利用模式加工后变身“绿肥”,派上了新的用场。

    譬如,对于山区、林区和公园留野区里的落叶,少量浇水,使其自然腐烂缓慢分解,融入土中,可起到保水保墒的作用;或者,将落叶和枯枝经专用处置车粉碎压缩后,再运送至集中处理中心进行二次粉碎、发酵堆肥,做成有机基质施回土壤。

    有报道说,北京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使用一体化粉碎运输车辆,它们穿行在街道、胡同,一边收集绿废,一边进行粉碎作业。未来,全市将适时启动首都园林绿化“沃土工程”,加大园林绿化废弃物产品应用,全面提升土壤质量和生态承载力。

    这些“落土”的好事儿,让我想到了两年前还在农村工作时所见识的农事。

    2021年11月6日,我到重庆垫江县砚台镇参加黄精种植示范基地合作签约仪式。一位从北京返乡创业的企业家谭伦,领着我在他创设的生态李子园基地里转悠,一路上都在宣讲他的生态种植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由于过去穷怕了,乡亲们种啥都特别讲求“量”大、产量高,鲜少考虑品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他倡导生态种植,提出要注意选择合适品种,不打农药,不用除草剂。

    这样能行吗?谭伦说行!他种植的生态李子树,用的是物理除虫法(粘虫板),效果很好。而杂草经过人工处置,直接铺在树下土上,既能当作肥料,又能保湿土地,相当于回归自然对土地进行了生态改良。他还设想在生态农业园自我实现农家有机肥发酵生产,实行林下生态散养、生态立体种养,以此带动当地农村以及“三农”产业的有序转型。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其实,早在20世纪初,有机运动的先驱者就进行了相关探索,并在1940年创造了“有机农业”一词。其后,“有机”从一个表示与生物有关或源自生物的中性词,渐渐转变为一种特殊标签,所指代的是一种“赋予生命”的食品,其生产过程几乎摒弃了工厂制造的化学品。当然,这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不管怎样,有机理念与简单的、基本的自然法则是相契合的。1943年,英国化学家阿尔伯特·霍华德出版了《农业圣典》。在这部有机运动的创始文献中,霍华德不仅对过度使用合成肥料进行了谴责,而且还富有远见地指出:“人造肥料对土壤生命的缓慢毒害,是农业和人类所遭受的最大灾难之一。”在他看来,“所有大自然耕作的基础”是回归法则。也就是说,所有可用的植物、动物和人类排泄物都应该毫无保留地回归土壤。细菌、虫子和鸟类死亡后,会回归土壤之中,为其他生命提供营养。它们的排泄物同样如此。人类也必须将自己生活中产生的残余物归还给地球。

    回归法则体现了一种洞见:每一件事都会影响其他任何一件事。如我们所知,土壤、植物和动物的健康是相互关联的,肥沃的土壤是提高作物产量的关键,而肥料则是土壤肥力的关键。霍华德对腐烂的植物和动物(称其为“壮丽的森林腐殖质”)赞不绝口,认为那是“植物生命的开端,因此也是植物生命和我们自身存在的开端”。他相信人不可能逾越自然秩序的限度而不受惩罚。在实践的层面上,霍华德最重要的贡献可能是开发了一种堆肥法。在堆肥中,细菌与真菌分解农业和家庭垃圾,将其中的氮固定为可用的氨和硝酸盐。

    后来,人们又开始探索通过在土壤中添加生物炭,来摆脱对土壤(碳氮比)平衡的限制。生物炭是一种细粒木炭,由林业辅料、绿色废弃物、污水和粪便制成。把它们添加到土壤中,可以改善一些土壤的质地和肥力。

    如今,业已开创的一门新科学——土壤生态学,对肥力、土壤质量和生态承载力有了新的认识。肥力不仅是土壤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也是一种功能:一种它们是否能在适当的时候为植物所用,并在植物不需要它们的时候安全地固定下来的功能。换句话说,肥力代表了一个正常运转的生态系统的特性。前述霍华德对腐殖质生命本质的赞赏,其涵义就是土壤生物群落、植物根系和周围土壤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腐殖质物理结构之功能。

    还有人倡导发展一种新的农艺学,以比目前更精确的分辨率来绘制地球农业土壤的地图,了解它们的各种生态,研究出使用尽可能低的添加剂和尽可能小的影响来种植大量食物的方法。他们呼吁科学家与农民合作,根据当地特有的条件,发展出精确和极简的有机处理方法,帮助农民摆脱对商业种子和化学品的依赖,降低成本,并确保他们从自己生产的粮食中获得更大比例的回报。

    来自自然又回归自然,妙哉!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