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7日 星期五
高温天气,要注意这些高发疾病
□ 王 壹 伍文彬
视觉中国供图

    连日来,我国北方地区气温一路飙升,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高温天气下,有哪些疾病高发?夏日出行,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易发生中暑

    高温天气最易发生中暑。中暑是指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或剧烈运动一定时间后,吸热—产热—散热构成的热平衡被破坏,机体局部或全身热蓄积超过体温调节的代偿能力时发生的一组疾病,以体温升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以及心血管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

    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 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此时应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补充含盐分液体。

    轻度中暑。体温增高至38℃以上,伴有头晕、头疼、面色潮红、大量出 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此时需要立即脱离高温环境,采用温凉毛巾擦拭身体等方式降温,同时补充含盐分液体 。

    重度中暑。又称热射病,表现为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以及多器官系统损伤。此时应立即脱离环境,快速、有效、持续降温,尽快转运至医院。

    常用的降温方式有蒸发降温、冷水浸泡、冰敷降温等。其中,蒸发降温主要是向皮肤喷洒水雾,同时配合持续扇风,或用湿毛巾擦拭全身;冰敷降温是用纱布包裹好的冰袋置于颈部、腹股沟、腋下等血管较丰富、散热较快的部位进行降温。

    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在高温环境中,分布于皮肤的热感受器将信号传输至下丘脑,机体通过负反馈生理调节的方式使血液重新分配,皮肤血管网扩张,以促进热量从肌肉传递到皮肤,继而传递到环境。在此过程中,为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心脏泵血需更用力和更快,因此心脏负荷不断增加。此外,出汗时机体水分大量流失,可导致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和血管外周阻力增加,最终导致血压升高,而血压变化正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多项研究表明,极端高温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热刺激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人体会出现心慌、胸痛、多汗,严重时会使动脉血管内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发生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等。研究显示,当气温上升到32℃以上时,中风的发生率较平时高66%。此外,高温也增加了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风险。国内外研究均显示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率、发病率与高温存在极其密切的关系。

    预防措施包括减少高温环境暴露,及时补充水分;均衡膳食,限制高盐及过高胆固醇摄入,减少反式脂肪酸摄入;规律科学运动,减少静态的生活方式,增加机体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规律监测以及用药物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预防感染。

    皮炎、湿疹等皮肤病高发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环境温度是引起或加重皮肤疾病最重要的气象因素之一。

    一方面,高温天气下,汗腺分泌及皮肤湿度增加,洗浴频率也相应增加,对皮肤保护屏障有所破坏;另一方面,高温环境中细菌繁殖加快,夏季高强度的紫外线不利于皮肤平衡调节,常引起皮炎、湿疹、化脓性皮肤病等的发生。

    防治方法包括日常穿宽松、透气性、吸湿性均好的棉质衣服和舒适的鞋子,出汗后及时擦干汗水、更换潮湿衣物,雨天皮肤遭遇污水后及时洗干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户外活动应避开树木茂盛、阴暗潮湿的地方,谨防蚊虫叮咬;出行注意防晒,避免长期暴露于较强的紫外线中。另外,还要保持居住环境经常通风,勤晒被子。

    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

    除影响食欲外,由于大多数病原体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繁殖更快、存活时间更长,因此高温天气増加了细菌和寄生虫病原体污染食品和水的机会,增加了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此外,高温导致的脱水、热痉挛和热衰竭,生冷饮食导致的胃肠道血管收缩、缺血,均会削弱机体免疫力,影响消化腺分泌,造成消化功能紊乱。

    防治措施包括注意饮食卫生,减少外食,少吃生冷食物和剩菜,饭前充分洗手;出现腹泻后应补充水和电解质,及时就医,特别是出现血压降低、站起时头晕、四肢末端发冷甚至颜色暗紫表现时,应警惕休克。

    要当心“情绪中暑”

    高温天气下,伴随着饮食减少和出汗增多,人体内钠、钾、钙、镁等电解质代谢容易紊乱,对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影响明显增加,从而影响大脑神经活动,又称“情绪中暑”。夏季情感障碍具体可表现为睡眠障碍,情绪焦虑、烦躁、敏感,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头痛、头晕、心慌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

    防治措施包括保持室内凉爽,减少高温暴露;饮食清淡,注意休息;尝试听音乐、做瑜伽、进行有氧运动等情绪调节方式。

    (第一作者系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第二作者系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院老年/干部科主任医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