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09日 星期五
科学史与集邮的美好联姻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一)
左图为《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系列纪念封。
右图左起郑浩峻(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主任)、王渝生、周德进(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局长)为纪念封揭幕。
(图片由中国科学院融媒体·声像资源数据库提供)
大道至简
马国馨
院士篆刻

    □ 王渝生

    余生趣潭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系列纪念封(以下简称“《古代科技封》)第一辑5月31日在京发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集邮有限公司等领导出席了首发式。

    中华民族有许多闻名于世的科技发明和创造

    在绵延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中,中华民族有许多闻名于世的科技发明和创造。

    1620年,英国著名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在其名著《新工具》中写道:“发明的力量、效能和后果,是会充分看得到的,这从古人所不知且来源不明的俨然是较近的三项发明中表现得再明显不过了,这就是印刷术、火药和磁针。”

    1863年,马克思(1818-1883)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进一步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1943年,英国著名中国科学史家李约瑟(1900-1995)应邀到中国重庆访问,他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人最伟大的三项发明无疑是造纸印刷术、磁罗盘和黑火药。”李约瑟提到了造纸,把造纸和印刷术连在一起讲了。

    到了1954年,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开始出版李约瑟的多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明确单独把造纸术和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相提并论,从而实现了从“三大发明”到“四大发明”的飞跃。

    后来,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讲到中国古代技术西传时,从A到Z列举了26项发明。他写道:“26个字母用完了,我该停下来了。但是还有很多例子,甚至重要的例子,如有必要,也列得出来。”

    李约瑟的助手和学生罗伯特·坦普尔列出了100项,出版了一本书《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他曾在1990年代访问过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我接待过他,这本书也有中文版。

    用纪念封形式弘扬中国传统科技文化

    2013年,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发挥学科优势,成立“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研究组,先后组织了百余名专家进行严谨的考证与比较研究。还特别邀请国外专家参与此项工作,使推选工作具有国际视野。经过3年研究,遴选出88项中国古代重大科技发明创造,遴选标准一是突出原创性;二是反映古代科技发展的先进水平;三是对世界文明有重要影响。这88项科技发明分为科学发现与创造、技术发明、工程成就3大类。科学发现与创造类中包括干支、十进位值制与算筹记数、小孔成像、经脉学说、勾股容圆、天象记录、潮汐表、线性方程组及解法等30项,技术发明类包括水稻栽培、含酒精饮品的酿造、养蚕、温室栽培、青铜弩机、马镫、地动仪、火箭、人痘接种术等45项,工程类包括曾侯乙编钟、都江堰、长城、安济桥、应县木塔等13项,于2016年正式向社会公布,在科学史界和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近年来,作为国家邮政局纪念邮票选题咨询委员会委员,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和我在会上多次提出把这88项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用邮品方式表现,以弘扬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经科技界和集邮界双方合作努力,决定用纪念封形式呈现,88枚纪念封分3年完成。

    本次首发的第一辑共9枚:潮汐表、安济桥、敦煌星图、人痘接种术、温室栽培、十进位值制与算筹记数、造纸术、地动仪、火药,由张泮俭、张庆锋设计,风格整体统一又有特色,兼具科学与艺术之美,既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古香古色,又在设计和制作上大胆创新。纪念封配有精美封套,通过主图、邮戳、个性化邮票直观表现科技成果,同时在封里增加了一张设计精良的三折插页卡片——页式“说明书”,扫描封上二维码,还可以观看动画短片,参与互动游戏。该纪念封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监制,是科技题材的又一集邮精品。

    《古代科技封》第二辑(9枚)计划将于今年9月18日全国科普日发行,让我们翘首以待。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研究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