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9日 星期五
今年9月10日是第20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主题是“行动创造希望”。研究表明,社交孤立不仅可以导致抑郁等自杀风险增高的疾病,还可能带来更多的健康问题——
与社交“绝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视觉中国供图)

    □ 衣晓峰 娄  奇 科普时报记者 李丽云

    日前,美国心脏协会发表的一项《关于客观和主观的社交孤立对心血管和大脑健康影响的科学声明》明确指出,社交孤立容易增加冠心病事件、突发冠心病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同时与中风、痴呆也有密切关系。

    中国心衰中心联盟主席、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李为民教授解释,社交孤立也叫社交隔离、社会孤立、社会隔离,是指人与社会客观上的“失联”,而孤独则是自认为主观上“失联”的感觉。社交孤立的主要心结是孤独,当事者往往自认为不受周围人的欢迎,或者觉得自己和别人并非同类,好像被整个世界抛弃了。

    社交孤立可致患心脏病概率增加29%

    李为民说,社交孤立与孤独感经常相伴而生,后者只是人的一种短暂性的社会关系连结缺乏,而前者则可能是处于一种间歇性的状态,或是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发生的循环。社交孤立的人习惯于独自待在家里,且不与熟人和亲朋联系,即使有机会亲近他人也会刻意回避。

    长此以往,健康问题就会接踵而至。李为民介绍,缺乏持续的人际接触无疑会使一个人的孤独感更加强烈,对他人产生恐惧或是丧失自信心,同时更容易给身体健康造成沉重打击。现有证据表明,社交孤立或有孤独感者,心脏病事件和心脏病死亡概率可增加29%。在一项为期6年的随访研究中,社交孤立的心脏病人死亡率增加了2—3倍;而每月仅有3次或更少社交的成年人,其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高达40%。作为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指标,社交孤立、独居和非最佳的社会关系已被证明会带来因心衰再入院的可能。

    李为民介绍,社交孤立、孤独与偶发中风、复发性中风、痴呆及认知障碍等大脑健康指标相关联。统计数字表明,社交孤立和孤独使卒中发病风险、成人复发中风风险、痴呆风险分别升高了32%、40%和26%。

    社交孤立的危害相当于每天吸烟15支

    李为民解释,社交孤立、孤独是通过行为、生理、心理等多种不同途径破坏心血管和大脑健康的。首先,社交失联与体力活动水平少、久坐时间长、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以及吸烟、酗酒、肥胖、药物依赖等不健康的行为有“瓜葛”;同时,心理因素如孤独、抑郁与社交孤立之间如影随行。来自瑞士的调查数据证实,孤独感与中重度心理困扰、抑郁症和自我感知健康受损关联度颇高。研究发现,与没有社交孤立和抑郁的人相比,社交孤立和抑郁者更容易催生复发性冠心病,如复发性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事件。

    在美国等于或大于65岁的人群中,近1∕4的人因社交孤立而不能自拔,孤独症的患病率高达22%—47%。一项涉及340万人、包括70项研究内容的国外研究课题分析发现,孤独、独居、社交孤立的危害相当于肥胖或每天吸烟15支。

    李为民指出,社交孤立和孤独感不仅常见于中老年群体,年轻人也不能幸免。哈佛大学一项调查将18—22岁的年轻人生动地描述为“最孤独的一代”。这一年轻族群之所以与外界“失联”,最可能的原因是由于社交媒体使用率较高、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不多而造成的。不仅如此,这代年轻人在整个成年期都将伴随更多的心理困扰、更少的教育、更匮乏的职业成就及肥胖、吸烟等更糟糕的健康行为。数据还表明,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社交孤立和孤独感的人有所增多,特别是18—25岁的年轻人、女性和低收入者。

    乐观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摆脱社交孤立

    李为民建议,当前迫切需要制定、实施相应的干预计划,以阻止社会孤立和孤独对身心健康的持续干扰。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大众对社交孤立和孤独有更深刻的认知,并施以援手,热诚帮助社交孤立的人摆脱“失联”的陷阱,重新融入正常和健康的人际圈子。同时,还要鼓励社交孤立者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做有意义的事情。调查发现,乐于助人且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其血脂水平更好、血压更平稳、糖代谢状态更佳、睡眠质量更优、缓解心理负荷能力更强,其健康状况和预期寿命明显优于常怀恶意及损人利己的人。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保持纯净、乐活、达观、慈善、正向的思想状态,用感恩之心替代悲观态度,确实能消除不良情绪,做到自我减压,让喜悦的心情战胜憋闷的心境。

    李为民说,看到半杯水,悲观者会认为“只”剩半杯,乐观的人则会觉得“还”剩半杯。与其纠结、抱怨,还不如珍惜眼下所有。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会体验到更多的愉悦、快乐、幸福和满足,这样的人,一般都是和社交孤立“绝缘”的,也很少会被高血压、心脏病、脑卒中、癌症等恶性疾病所袭扰。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