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飖 摄 |
炎炎夏日,若能手捧一杯青绿,并有清凉的海风相伴,该是多么惬意。可时常被海浪和台风簇拥的海岛能种茶吗?今天,笔者带你走近家乡舟山群岛。
江南多绿茶,地处海岛的舟山也不例外,四季分明的海洋气候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十分优越的自然环境。清朝康熙年间,就有一位英国植物学家将在舟山搜寻茶树的研究报告发表在英国学术杂志上,使得舟山“普陀佛茶”“蓬莱仙芝”“定海山茶”名声在外,成为广大爱茶者的杯中之好。
在舟山的一个茶园,笔者看到整个山坡像被一个高明的画师用昂贵又天然的翡翠、松石颜料点睛泼墨过,大片的绿色浓淡相间,带着久睡苏醒后神清气爽的明丽。茶树初生的芽叶,绿色中透着稚嫩的奶黄,叶子边缘是细浅的锯齿状。就是这种看上去无比普通的植物,已在人间引领风骚数千年。据《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则典故阐述了茶的药用价值,奠定了茶在百草中独占鳌头的地位。如今自然无人会将茶作为解毒“神药”,但千百年来,分布在地球不同纬度不同肤色的人类,用这种神奇的植物,配合各种炒制焙烘手法和发酵制作工艺,开发出的茶叶品种数不胜数。
站在零海拔的海岛陆地,海拔420米的山也算是高山了。在舟山五雷山上的五雷寺,有一座通体透明的茶竂掩映于高山茶园中,像极了世外高人修行论道的山间小筑。五雷山上的茶树呈恣意生长之态,茶园虽小,但依山面海,蜂飞蝶舞。山上常年云雾缭绕,具备出产好茶的天时地利。透过茶竂的玻璃幕墙极目远眺,回眸看杯中新绿上下浮沉,啜一口,宛如回到了春天。而与舟山现存最古老的原生态拱桥——寺岭古桥相邻的寺岭茶园又是另外一片风景。古桥的建造年代已无从考证,但沧桑都写在沉默的石块上。这座茶园,让笔者仿佛看到一排峨髻布衣的古代采茶女手挽竹篮在石拱桥上行走的曼妙场景。寺岭的茶树品种叫白叶1号,特色是白叶绿茎,制成干茶冲泡时白绿相间,观赏效果特别好。
光观赏户外茶园风光显然是不够的,沉浸式茶文化采风还得了解从鲜叶到佳茗的演变过程,摊青、杀青、揉炒、焙烘……茶厂内山野的香气扑鼻而来,锅里的叶片已微微蜷曲,笔者忍不住坐到温热的斜锅前体验一番揉捻翻炒的乐趣,沾惹了满满一手清香的气息。
我国的茶文化早已脱离单纯“饮”的功能,唐有“茶马古道”推进边境贸易,宋有“以茶易马”的互市制度,明朝“以茶驭番”引发激烈的社会矛盾……我们的先人将茶叶渗透到政治、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而对于很多人来说,尤其是一众文人墨客,茶已成为一种精神追求。
苏东坡“雪沫乳花浮午盏”“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抒怀,生动再现了宋代雅致的煎茶之韵。但茶文化的演变也经历了一个漫长阶段,我国最早的茶饮不但算不上清雅,而且听上去还有些上头。据相关史书记载,我国的饮茶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西汉至六朝的粥茶法,就是把茶叶和各种佐料,比如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一起烹煮;到了第二阶段,唐至元代前期,采用末茶法,将茶碾末,待水煮沸,投入茶末,用竹荚搅拌后舀出饮用;元代后期进入第三阶段,就是延续至今的散茶法。将茶叶晒干或焙干后直接冲饮。
欣赏“点茶”技艺是一个令人愉悦的过程。茶艺师形容恬淡,举手投足如行云流水。只见她从小罐中取一勺已磨成“瑟瑟尘”“飞雪轻”的茶末,倾于茶盏,并倒入一点点开水,调令均匀,然后再注水,用一种叫“筅”的圆形竹刷不停搅动击拂。如此重复七次,直到茶盏中出现厚厚的浮沫,然后用小勺舀出浮沫分而品之,下面的茶汤则弃之不食。
“点茶”兴起于晚唐,在宋代风靡。宋朝的文人雅士用这种仪式来“斗茶”。他们甚至还用茶末在浮沫上写字作画搞创作,这与西方的咖啡拉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具有某种前卫艺术的特质。创作完成与作品消失几乎同时发生,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禅意,和茶的气质也是契合的。
茶艺师舀起一勺浮沫让笔者品尝,这就是传说中的“吃茶”了。“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茶是一种符号,在茶里,生活的质感可以经久不变。
(作者系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