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8日 星期五
何似原头乐社神
□ 任崇喜

    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为民间祭祀灶王爷的日子。

    “祭”是会意字,甲骨文中,表示用手拿着鲜肉在祖宗的牌位前拜。与之相对的是“祀”字,其甲骨文形状,表示父母“向神献祭以求庇佑(婴孩)”。

    在《周礼·天官·酒正》中,有大祭、中祭、小祭之说。郑司农认为,大祭指天地,中祭指宗庙,小祭指五祀。贾公彦进一步解释:“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朱熹认为,“灶为五祀之一”。所谓“五祀”,就是指五种小祀,即户、灶、中溜、门、行等家居之神,祭之以报出入饮食之德。

    最早的时候,人们认为灶王爷是一位老妇人。后来,灶王爷是人们把炎帝和祝融结合在一起的神。灶王神龛,大多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神龛的人家,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神像分为灶王爷一人和灶王爷与灶王奶奶在一起的两种。

    据传说,灶王爷虽然在地祇,但在夏朝便是民间尊崇的大神。灶王爷像上大多印有新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他的身份特殊,是玉皇大帝派到每家的“监督员”,住在各家的炉灶里面,监督着每个家庭成员的善恶德行,属于天神之列。《翁同龢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每逢腊月二十三“夜祀灶”,而到了大年三十则“夜祭灶”。

    晋代周处《风土记》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祀灶这一活动,最终被确定为国家仪轨最早是确定于汉朝,汉武帝“以李少君故,始祀灶”,并规定“立夏祀灶”。

    民间“送灶神”或“祭灶”,其实源自古人对火神的崇拜。“祭灶”最早叫“纪灶”,即纪念教人吃熟食的“先灶者”。不过,现在已经不分祭祀,而统称为祭,为的只是那点美好的愿望——让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这是文人的诙谐。但在现实生活中,家家户户厚待灶王爷。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人们先到灶房,向灶王爷敬香放鞭炮,并供上灶糖、糖瓜等物品。“二十三,糖瓜儿粘。”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各家各户给他吃糖,《论语》中有“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记载。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从这细腻的描述中,足见祭品之丰厚、人们敬奉之心虔诚。

    “听千街响竹,趁宵半、送神归。正白马迎初,黄羊荐后,风漾灵旗。琼卮漫教醉倒,怕曛曛、夜奏绿章迟。知否天阍万里,九门虎豹环司。芳时。彩燕丝鸡。中妇艳,少儿嬉。笑因热何人,踞觚凭我,媚奥奚为。休辞岁盘草草,供梅花、聊当赠行词。好问和羹心事,炊香到处春回。”清代杜文澜的《木兰花慢·送灶》,描绘的更是一派温馨热闹的氛围,天上仙界,地上人间,各得其乐,各享其乐。

    祭灶时,除上香、送酒以外,要为灶君坐骑撒马料,从灶台前一直撒到厨房门外。仪式完成后,人们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送神上天”。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粘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自古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

    假如腊八是开场的锣鼓,祭灶就是大年的序幕。祭灶的初衷,在于祈福,在于欢庆新春的到来。因此,还是陆游说得好:“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雪鬓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满不羞贫。问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头乐社神?”

    (作者系河南省作家协会理事、开封市政协常委)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