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很喜欢吃鱼。《诗经·陈风·衡门》云:“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食鱼,必河之鲤”,说明鲂鱼、鲤鱼很受人们欢迎。尤其是鲤鱼,味道十分鲜美。孔子的儿子出生的时候,鲁昭公赐给孔子一尾大鲤鱼,孔子特别高兴,就给儿子取名孔鲤,字伯鱼。
“鲤”这个字,左边是“鱼”,代表其种类;右边是“里”,代表读音。此外,“里”是由“田”和“土”组成的,其本义是古人聚居的地方。从这个角度来看,“鲤”的构形可能提示我们:鲤鱼生活在我们祖先居住地附近的淡水之中,是早期养殖的鱼类之一。
在中国文化里,鱼是吉祥的象征。在年画上经常看到一个可爱的童子,怀里抱着一条大鲤鱼。这是因为“鱼”的谐音是“余”,抱着鱼寓意“连年有余”,吃喝不尽。鲤又与“利”谐音,人们喜欢锦鲤,以祈求得利。还有“鲤跃龙门”的传说:上古时期,为了治理黄河的水患,大禹把龙门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附近原本生活着很多黄色的大鲤鱼,这些大鲤鱼都被冲到了下游,每年春天,它们就溯流而上,向龙门山进发。到了大口子附近,奋力跃起。跃过去的就变成了龙;没跃过去的,额头就多了个黑疤。 李白曾经在诗里写道:“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鲫鱼也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经常群集而行,一起觅食。有个典故和鲫鱼有关:西晋亡国之后,北方陷于混乱之中,司马皇族仓皇南渡,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史称“东晋”。当时有一百多万豪门贵族,连同他们的家眷奴仆、鸡鸭牛羊,一起渡江。数量特别庞大,就像一群群鲫鱼似的,所以有人讽刺“过江名士多于鲫”,这就是成语“过江之鲫”的由来。现在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非常多。
若说味道鲜美的鱼,不能不提鲈鱼和鳜鱼。鲈鱼是生活在近海浅岸的一种鱼,鱼肉鲜美。西晋的时候,吴江(也就是现在的苏州)有一位文学家叫张翰,字季鹰。他很有才华,被朝廷征召,到洛阳做官。有一天,他看到秋风吹起,想起在故乡的时候,每年这个时节正好是吃莼羹、鲈鱼脍的时候,就说:“人生最重要的是能够顺应自己的意愿,怎么能够为了名利而跑到千里之外来当官呢?”于是他辞职回乡,去吃家乡的美味了。后来“莼鲈之思”就成了思念故乡的代名词。
鳜鱼是一种淡水鱼,肉嫩,没有小刺儿。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安徽有道名菜就叫“臭鳜鱼”。
苏东坡则特别爱吃河豚,与人谈河豚的时候说:“据其味,真是消得一死。”其在《惠崇春江晚景》中特意提到河豚:“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只不过河豚虽味道鲜美,却有毒,处理不当就容易中毒。
历史上爱吃鱼的人太多了。春秋时期的孟子认为鱼虽然比不上熊掌,但是也称得上美味了,称“鱼,我所欲也”。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生了背疽(一种皮肤病),经过治疗已经好转,快要痊愈了。大夫让他忌口,不可吃鱼。后来王昌龄路过襄阳,找他喝酒,席间上了一盘襄阳名菜——查头鳊,孟浩然见了,食指大动,把大夫的叮嘱抛之脑后。结果病情加重,没多久就去世了。还有清代的李渔,也爱吃鱼。他在《闲情偶寄》中,详细描绘了吃鱼的精髓,认为吃鱼首要是鲜,然后是肥,肥而且鲜,那是最好的了。他还对不同鱼的烹调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堪称吃鱼的大行家。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委员,文学博士,“三千字”品牌联合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