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为信天翁在船尾,上图为海豹酣睡。 图为本书插图,由木头马提供。 |
《首征南极——中国国家科考队首次南极科考纪实》,金涛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 |
□ 赵 萌
我喜欢阅读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旁观者》、汤姆·麦奇勒的《出版人汤姆·麦奇勒》那样的书,由出色的具有丰富阅历的睿智老者,回忆他一生中所亲历的那些影响历史进程的人和事。比如德鲁克在书中讲到他所认识的弗洛伊德、基辛格、传媒大亨鲁斯,而麦奇勒则讲到他如何伴随那些声名显赫的大作家海明威、约瑟夫·海勒、约翰·福尔斯、多丽丝·莱辛一起成长的故事……透过他们的文字所展现出的那种真实和细致入微,那种深邃的洞察和思考,让人更真切地看到了真实的历史和人物。可惜这样的好书并不多见。
现在,我终于在金涛先生的《首征南极——中国国家科考队首次南极科考纪实》一书中,找到了那种久违了的阅读感觉——千载难逢的亲身经历,以记者的敏锐观察、宏观把握与细节描述,真切而生动地把读者带入到20世纪80年代的激情岁月,揭示出当年中国国家科考队是如何实现首次南极科学考察的:“在党和政府的英明决策、经过举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科考队终于胜利完成了首次南极考察,建成了中国南极第一个科考站,实现了‘零的突破’,真正是为国增光,为14亿人争了口气,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这一创举,早已经载入创造中国辉煌的历史之中。
80年代的中国还是贫穷的,为什么我国要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耗费巨资,集中科学精英,跨越半个地球赴南极去科学考察并且在南极建立考察站?在金涛先生的书中,我们了解到当年南极科考、建站对于中国的国家利益、国家主权的意义,正是它激励爱国者的齐心合力。
我们从书中了解到那么多的史无前例:这个宏大计划是如何拍板的,它源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批示;在船位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什么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仍然批准多名记者跟踪采访,批准记者跟团赴南极(长达6个月)的公函是怎样发出的,现在想来有些不可思议,这份国家机构发给作者当年所在《光明日报》的公函,竟然顾不上打字,而是用圆珠笔写在公文纸上的!于是我们有幸在书中看到了这份珍贵的历史文物。
书中更多记述了是科考队员身上的南极精神。在冰海探险、挺进南极圏、建设长城站的过程中,惊险不断,我们在作者的笔下如身临其境:在狂风恶浪中,考察船行进在别林斯高晋海上,考察船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它左右摇晃,上下颠簸在风浪中苦苦挣扎……船长张志挺在驾驶台巍然站立,已经好几个小时,他双腿撑立,全身趴在挡风玻璃前,仿佛一尊随时准备出击的战士的雕像;上海青年气象员孙雷在这紧张时刻,每隔10分钟便要冒着足以卷走人的旋风,跑到驾驶台顶端,进行气象观测;在缆绳被冲跑、放在后甲板上的网具随时可能落入海中的最危险时刻,生物学家王荣、陈时华和唐质灿却冲出船舱冲向甲板,不顾个人危险,去抢救国家花费巨额外汇买来的网具,因为那是他们科考的工具……一个个挥之不去的镜头,通过作者的文字,展现在读者眼前。还有长眠在南极的高钦泉,我国最早赴南极考察的董兆乾、张青松、蒋加伦,还有南大洋考察队队长金庆明、中国首次南极洲考察队队长郭琨……贯穿整个考察过程中的忘我奉献的南极精神,不正是今天的我们应该重温、继承、发扬光大的吗?
其实金涛先生的这本书首版于1986年12月,书名为《暴风雪的夏天》,曾经入选《中国科普佳作选》和《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多次重版,并且于2013年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我们目前看到的这个版本是木头马品牌策划的“亲近经典 奇趣新科普”丛书中的一种,共三册,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首征南极》一书做得相当精彩,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实现了“经典”和“奇趣”,让作者三十多年前的经历和作品借助这次匠心独具的策划和精益求精的设计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首征南极》在宏观上大气、全面,具有历史的纵深感和丰富的科学性,那些介绍背景知识的宏大画面,那些考察船经过的地理位置和路线图,那些形形色色的南极特有的海洋生物图,都给人更开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认知;在微观层面,她注重细节,包括适时地加入背景知识和人物介绍,包括加入边栏和链接,包括每一册扉页之前的环衬设计,每一册都是一张盖了邮戳的邮票,表示出随着时间递进,出现的不同第一次,显示出清晰的时间线。
她的美术设计追求完美,不辞辛苦地采用照片与插图相结合的手法,老照片体现出历史感,而插图既可以弥补早期照片的不足,更能够增添视觉冲击力,符合读图时代的阅读心理。
这是一套给少年儿童的科普读物。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多种媒体并存的当下,做图书就要做出纸媒的特质来,精致、精美、有情感,有思考的空间,有留存的价值。
感谢金涛先生为少年儿童提供了感人至深的科普经典,让我们了解载入史册的中国国家科考队首次南极考察活动,愿科考队的爱国精神、南极精神成为我们全民族的精神财富,世代相传。
(作者系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原总编辑,北京出版集团策划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