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09日 星期五
前往下一颗星球的前哨
□ 王大鹏
《空间站简史:前往下一颗星球的前哨》,[美]罗恩·米勒、加里·基特马赫、罗伯特·珀尔曼著,罗妍莉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6月17日,3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前往400公里外的太空,并成功与之前我国发射的天和核心舱对接,标志着我国“天宫号”空间站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现代火箭之父,同时也是宇航理论的奠基人的齐奥尔科夫斯基有一句名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同时,他还主张,“人类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去克服地球的引力,进入太空,以备不测,至少也要进入太阳系内的宇宙空间。”而要实现这一壮举,将人类文明播撒到地球之外的广袤宇宙之中,就一定需要有空间站的“中继”作用,因为它是我们前往下一颗星球的前哨。

    510多年前,如果哥白尼没有提出在当时被视为“异端”的与托勒密的宇宙观相悖的“日心说”,那么也许人类仍然会以地球是宇宙中心这种“傲慢”的观念自居很久;410多年前,如果伽利略没有把它自制的望远镜瞄向浩瀚的夜空,那么也许我们对人类自身在宇宙中所处之位置的了解还要等待若干年;350多年前,如果牛顿没有受到苹果落地的启发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并随之提出了运动三定律,那么我们对为何抛出去的重物最终还会落在地球上,以及对摆脱引力的孜孜以求还无法寻得科学依据……到了近代,如果没有一大批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人类的肉身可能还依然被“禁锢”在地球上,双眸仰望着浩瀚无垠的星空,让思绪飘飞,遐想着地球之外的壮丽景观。

    当然,在进入太空之前,除了要有科学理论的武装,思想上的准备也弥足珍贵。人类对太空的渴望和憧憬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过去,东西方神话故事和传说中都出现过生活在天界的“众神”,那里是与地球完全不同的一种“生境”。与此同时,一系列文学作品也成为人类构想宇宙景象和空间站概念的载体,甚至很多科幻作品也直接或间接地启发了一大批科学家,让他们把宇宙探索和空间站建设作为自己的“科学梦想”,而且很多从事空间站研究的科学家,都曾在当时一些畅销的杂志上发表过通俗文章或者科幻类作品,比如《生活》《科利尔》等,当然还有一系列虚构作品,包括黑尔的《砖卫星》、拉斯维茨的《在两颗行星上》、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地月现象和万有引力效应》等等。这些也可以看作是人类探索宇宙与建设空间站的思想探索和思想准备。

    而上述这些内容都可以在《空间站简史:前往下一颗星球的前哨》一书中有所体现,而且本书内容十分丰富,既讲述了空间站的背景、太空生活计划,还谈及了人造卫星、太空人,早期空间站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从流行文化的角度谈到了科学与人文、艺术之间的关系。

    不可否认的是,空间站从构想的提出,到把模块输送到既定轨道,再到逐一组装和实现人员驻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期间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也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惊喜,更有“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豪迈。而这一历程更加彰显了科学、技术、工程的力量,也能让人类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地球,看待生命,看待宇宙。

    同时,本书附有大量的图纸和照片,在视觉上非常具有冲击力,他回顾了空间站的前世今生,同时也展望了空间站的未来,对于我们了解空间站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正如本书结尾所言,“我们在银河系中遥远的地方拥有下一个家园之前,它(空间站)就是我们现有的地球家园之外的人类家园。我们在地球轨道上率先建起的空间站,将成为我们告别母星并寻找全新居住地的手段。”

    屈原在《天问》中问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柳宗元则用《天对》予以回应,“本始之茫,诞者传焉。鸿灵幽纷,曷可言焉!……无青无黄,无赤无黑。无中无旁,乌际乎天则。” 空间站的建立,不仅让人类进一步去探索那一个个曾经萦绕心间的终极之问,也有可能让未来的人类文明遍及广袤的太空。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