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22日 星期五
“寒”的由来
□ 李 英

    我们现在是在“大寒”节气里。所谓“大寒”,在古人看来,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但是根据气象部门的统计,北方基本上小寒的时候就已经是气温最冷的时候了,南方则是大寒节气最冷,尤其是临近过年前后那几天。

    “寒”这个字,其实就是一幅寒冷天气的图画。《说文》:“寒,冻也。从人在宀下,以草荐覆之,下有冫”。“寒”上面的“宀”是个房子,茅草的,四面透风。让人想起杜甫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时候还是八月,秋雨连绵,已经冻得没处躲藏了,可想而知冬天是什么样。“寒”的中间是个人,裹着草褥子,正发抖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农村盖菜窖的那种草褥子,就基本是那样的。“寒”下面的两点是“仌”的变形,也就是冰。在金文中,在“人”的下面还有一个表示脚的“止”,大概指这种环境下人的脚冰凉冰凉的吧。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茅草屋、破草褥子,连屋里都滴水成冰,御寒基本上靠抖,这个画面可不就是“寒”的真实写照吗?

    老百姓为什么裹草褥子,不裹棉褥子呢?因为那时候没有棉花。棉花是引进的,明朝的时候才开始广泛种植,在之前老百姓穿的多是麻的、葛的,还有一些劣质的动物皮毛。保暖性比较差。当然也没暖气,通过炭火取暖,所以柴和炭是冬天最重要的物资。要是有人“雪中送炭”,那真是要感激涕零了。还有很多人家,连炭都买不起,只能挨冻,所以“寒”就代表穷。“寒门”“寒窗”,都是说明家里没钱,冬天保暖跟不上。

    因为古代御寒很难,老百姓遇到冬天,简直就掰着手指头一天天熬,要不怎么发明了《数九》歌呢。从冬至开始数九,到了大寒,基本上是四九前后,三九四九冰上走。“大寒”的第三候就是“水泽腹坚”。这时候,河里的冰已经不是冬至第三候的“水泉动”状态了,能一直冻到河中央,形成又厚又硬的冰层,即使人在上面走,也不会开裂了。

    北宋时期,有一个人叫邵雍,他写过一首诗,题目就叫《大寒吟》:“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前些天的雪还没化呢,又开始下了。台阶前,井上的辘轳架都冻上了。让我想起小时候,没有自来水,大家都是到井边打水。夏天挺乐意去,因为很凉快,到了冬天,井四周因为有不小心洒的水,都冻成冰了,一走一出溜,得非常小心翼翼。这时候打水,简直太考验技术了。有时候北风呼啸,脸像是刀割一样,嘴都冻麻了,就是“言语不能吐”的状态。

    不过,熬过大寒,就是立春了,新的一个周期即将开始,春暖花开也就不远了。所以,大寒时节,在寒意中总是带着一些希望,透出一些生机,就如同白雪中的点点红梅。这个冬天,疫情又有反复,很多人坚守在寒流之中,默默付出,让我们即使在寒气的侵袭中,也感到温暖。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委员,文学博士,“三千字”品牌联合创始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