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
人脸识别技术走到了“十字路口”

    (上接第1版)

    各地出台禁令

    随着各地人脸识别事件的进一步发酵,天津、南京、杭州等多地近日陆续出台或准备出台整治违规人脸识别系统的新规。与此同时,各地也开始出现拆除人脸识别系统的风潮。

    近几日,南京多家售楼处的人脸识别系统面临拆除,原因在于南京住房保障与房产局通过的一则致力整改当地房地产商收集购房人个人信息的内部文件通知;天津也在12月1日通过《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传出当地相关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等被限制采集人脸、指纹、声音等生物识别信息的信号。

    “仅靠舆论和一些地方政策出台的规定,很难从根本上杜绝人脸识别被滥用的现象”。王超表示,只有从立法入手,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困境。目前不少小区、售楼处滥用人脸识别设备的现象已经比较严重,如果缺乏监管,等到公众的人脸数据大范围被存储、转卖和盗取后,将对社会的危害不言而喻。

    其实,各界对于包括人脸识别等个人信息安全立法的呼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国家立法机构也一直在跟进中。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简称《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五条就规定,处理生物识别信息等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

    而除了《民法典》,今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也明确提出:收集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前,应单独向个人信息主体告知收集、使用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以及存储时间等规则,并征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示同意。

    10月21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强调,只有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方可处理敏感的个人信息。

    从国家逐步推出的相关法律条文看到,相关法规逐渐完备,下一步则需要相关部门、企业、公众共同加强生物识别信息保护意识,在把握底线的条件下促进人工智能行业稳健成长。

    产业发展何去何从

    当前,有关人脸识别的争议已在全球多国出现,而处于风口浪尖的科技巨头也开始纷纷转变战略。

    此前,IBM主动放弃人脸识别业务,宣布将不再提供、开发或研究任何人脸识别和人脸分析软件;微软则在去年删除了其最大的公开人脸识别数据库,认为科技公司不能在此领域自我规管,需要政府介入,采取规管措施。

    在国内,各地也频现出台人脸识别禁令以及拆除相关设备,人脸识别技术显然已经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

    近些年来,随着AI时代的到来,国内大量企业纷纷加入人脸识别技术的浪潮,布局其中。如商汤、旷视、云从等安防巨头也成为其中发展较为迅猛的企业,不断深挖人脸识别这一领域;另外,还有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也没放弃这一市场。

    王超表示,人脸识别技术如果发展得好,未来潜力是巨大的,可以节约社会大量的安全成本。“人脸识别是高效、准确识别人身份的工具,现在基本的硬件和软件技术完全可以配套了。但是人脸识别涉及的隐私以及安全问题,牵涉到社会伦理以及生物识别,所以需要谨慎实施”。

    专家认为,法律法规是人脸识别的一道保险锁,而数据安全技术则是另一道保险锁,只有守住这两把锁,人脸识别才有未来。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