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3日 星期五
大脑喜欢“屏读”还是“纸读”
□ 王 欣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大量信息通过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的屏幕进入人们的视线。屏读(数字化阅读)较之于纸读呈现出后来居上的趋势。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成年人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为76.2%,较2017年的73.0%上升了3.2个百分点;图书阅读率为59.0%,与2017年基本持平;超过半数成年读者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倾向纸质阅读的读者比例下降,而倾向手机阅读的比例上升明显。

    屏读与纸读相比具有很多优势:方便快捷、低碳环保,只需指尖轻轻一点,海量资料瞬间呈现;屏读的视觉效果也日益精美,图文并茂加上动画视频,比印刷出来的铅字更吸引眼球。然而,也有不少人对于屏读的兴起忧心忡忡。阅读研究专家曼根通过对网络读者行为分析后认为,屏读主要是略读或者浅层阅读。读者倾向于浏览、关键词识别、一次性阅读、非线性阅读、选择性阅读,深度阅读的行为甚少,对于长篇幅的文章会避之不及,长此以往会降低一个人深度阅读与思考的能力,对大脑产生负面影响。

    屏读的来源是新媒体,具有时效性、互动性、便捷性的特点,是互联网时代科技发展的产物。纸读的来源是书籍、报刊等传统媒体,是作者和编辑推敲打磨的结晶,具有严谨性、系统性、文字准确性等优势。如果阅读一则新闻,新媒体可以在短时间里提供充足的资讯;如果阅读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发人深省的哲理、逻辑缜密的知识,还是徜徉于书页中更为舒畅。

    假如传递的信息是一模一样的,这两种阅读方式本身有没有高下之分呢?关于人脑对文字信息的处理,科学家根据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给出了简单的文字加工模型,即描绘出相关的活跃脑区:文字首先通过视觉编码传递到视皮层进行识别,然后在联合皮层进行语义联想,联想过程会激活大量的神经元,进而引起情绪反应、推理、反思或表达等行为。无论是印在纸上的文字,还是出现在屏幕上的文字,其信息处理的过程基本一致。

    但是屏读与纸读存在细节上的差异:纸读会伴随着翻书的动作、手指接触纸张传来真实的触觉;很多读者会因此而更倾向于纸读,觉得纸读更加“气定神闲”,有一种踏实的掌控感和愉悦感,是屏读无法比拟的;除了触觉,我们的听觉、嗅觉也在阅读过程中传递着微妙的信息;有些人习惯于听见翻书时的声音,嗅到印刷品散发出来的气息,虽然电子阅读器也在模拟翻书的声音,未来可能模拟书籍的气味,甚至根据文中场景释放出芳香。

    人们在阅读文字的时候,只有那些落在视网膜中央凹上的文字,是可以被看清并识别的,无论屏读或者纸读都不可能做到一目十行。通过观察阅读者的眼球转动,研究人员发现,阅读过程中并不是逐字逐句去看字,而是经常出现跳跃,当理解不了或者需要巩固的时候又会往回跳。字体、行宽等差异会对阅读习惯产生一定的影响,当你习惯了屏读时的“跳跃节拍”,回到纸读可能有点不适应,反之亦然。

    当然,大脑具有可塑性,阅读习惯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变化之中。假如穿越回古代,我们就要适应龟壳上的甲骨文,竹简上的小篆,宣纸上的行书、楷书或草书。思想的载体一直在变,人类的文明如河流一般起伏向前。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应当取长补短、共生互荣,屏读和纸读也并非非此即彼的选择。公元前5世纪末,当文字传播正在挑战口头传播时,柏拉图曾表达过担忧:“信赖文字会阻止我们记忆。”数字化阅读的出现,在扩大我们的阅读范围同时也带来了种种问题,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最好的选择就是让大脑继续思考:如何去协调这两者的发展,在合适的时间、场合、诉求下选择合适的方式,得到最理想的阅读体验。

    (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