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6日 星期五
北京动物园:贯穿四季的“保护教育”
□ 张宁新
图1:北京动物园科普馆外观。图2:生肖文化展。图3:科普营日活动现场。
图4:“保护教育”走进校园。张宁新 摄

    北京动物园始建于1906年,经历百年发展到现在,已成为北京地标性公园之一,每年接待900多万国内外游客。北京动物园不仅承担着动物异地保护和科学研究的重要职能,同时也肩负着科普职能(图1)。自2006年“保护教育”理念引入中国后,北京动物园系统培训了一批工作人员,在国内率先开展系列保护教育活动,希望由此构建起城市人群和野外生态之间的联系纽带,引导人们把关注转化为保护行动。

    如今,北京动物园已打造了“北动科普季”教育活动品牌,开展“三位一体”的生态教育,以动植物、生态保护主题展览贯穿全年,冬季打造生肖文化展、夏季开展科普营日,春秋两季以开展主题科普宣传、动物课堂和校外实践活动,体现科普教育“春夏秋冬 各季不同 内容有别”的品牌内涵。

    冬季,北京动物园将生肖文化与动物园丰富的动物资源相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与保护动物相统一,观众在参观动物园同时学习和体验中华民族丰富的生肖文化。结合自身丰厚的动物资源,北京动物园举办的“生肖文化”主题展览以展板及动物标本等形式介绍生肖动物知识(图2),并同时开展以倡导动物保护、弘扬生态文明为核心的系列科普活动,旨在践行北京动物园“教育保护并举、安全服务并重”的工作理念。

    而在夏季,北京动物园凭借自身资源优势,组织“科普营日”活动(图3),提供走进幕后接触动物甚至夜宿动物园的服务,吸引了大量社会公众参与其中。每个夏天的活动内容都保持了50%的更新率,这样让观众尤其孩子们能常玩常新,有不少营员都是多次报名参加,“科普营日”活动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不论是小朋友还是成年人,参加此项活动能培养他们的同理心,树立其保护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正确意识和责任心。不少营员都把其在动物园里的所见所闻和学到的知识与朋友们分享,由此感染他们身边每一个人,发动大家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春秋两季,气候宜人,为满足人们更加频繁地参观需求,北京动物园开展了形式更为多样的“保护教育”主题活动。比如他们为4~6岁的小朋友们开设“动物课堂”,让他们跟随专业的老师了解发生在小动物们身上的故事,更可以通过观看手偶剧、做游戏、做手工等活动,了解动物的神奇之处,和动物交上朋友。从2008年至今动物课堂已经开展了12年,所涉及的课程包括蛙、蛇、乌龟、鹤、仓鼠、鸭跖草、大熊猫、兔子、昆虫、蜥蜴等50余项主题内容。成为北京动物园保护教育活动的明星项目,深受小朋友和家长的欢迎。

    而春秋两季也是北京动物园与学校合作,到校开展馆校合作课程的好时机。北京动物园走进学校活动(图4),为同学们带去丰富多彩的保护教育项目,其随时根据授课对象的年龄和文化背景,适当调整活动内容。同时,根据学校师生的需求,不断增加新的授课主题,完善项目内容。目前已在活动中增加了参与性强的游戏项目,并设计开发了大量游戏道具。使同学们能够在游戏中收获快乐的同时,收获更多的知识,培养正确的保护行为。

    作为“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北京动物园在环境压力日益紧迫的今天,担负着爱护环境的舆论导向和行动表率作用,承担着不可推卸的保护教育使命:引导公众需求和行为,使更多人加入到野生动物保护、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

    (作者系北京动物园科普馆保护教育教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