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宇宙漫游创作大赛颁奖典礼8月20日晚在广东实验中学体育馆和云端同时进行。线上线下的大批观众大家共同见证了国内天文学领域最大规模和最高规格的视觉盛宴。
为响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号召,中国天文学会、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发起了万维望远镜宇宙漫游创作大赛,旨在通过万维望远镜宇宙漫游的设计、制作激发参赛者的科学兴趣,提高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本届大赛于2019年10月底启动,2020年6月30日截止提交参赛作品。大赛共收到130余部漫游作品,形式审核后有效作品121部。277名参赛选手,47名指导教师,近40所院校单位参与了本次大赛的宇宙漫游创作。无论是参与人数、作品数量,还是作品水准,都创造了历史新高。经过层层评审,最终《无尽的前沿》《东方红》《星链》等34部作品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西游记》等6部作品获得了最佳创意、最佳视效、最具艺术性作品、最佳科学传播、最佳课件等单项奖。本届大赛最佳球幕奖空缺。
华中师范大学等9个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13名大、中、小学的指导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长、国际博协原执委李象益先生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在颁奖典礼上宣布了大赛单项奖获奖名单,并寄语青少年要充分利用万维望远镜这样的先进工具和理念,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
优秀指导教师奖获得者、华中师范大学俞云伟教授说:“万维望远镜建立起了一个具有空间和时间维度的虚拟宇宙,使普通人也能够身临其境、漫游其中,是对天文科普和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创新和探索实践”。
万维望远镜借助先进的数据可视化技术将这个数字宇宙呈献给用户,被誉为是虚拟天文台的“大众版”。其独特的漫游设计和展现功能,让普通公众和中小学生都能在专业天文数据打造的数字宇宙中创作自己的星空故事,通过平幕、弧幕、环幕、球幕、虚拟现实等多种方式与他人分享。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而常新的基于观测的科学。如今,天文学成为一门大数据和数据驱动的科学。“中国天眼”FAST、郭守敬望远镜LAMOST、以及在太空持续运行30多年的哈勃空间望远镜等等,这些国内、国外的天文观测利器为人类收集了海量的天文数据。建设和规划中的新一代观测设施和探测器更将为我们带来巨量的数据和对宇宙更深的洞察。借助先进的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把全球的天文数据互相联结起来,构成一个信息量无比丰富的“数字宇宙”,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通过任何方式都可以访问,这就是“虚拟天文台”。以国家天文台为首的中国天文界2002年提出“中国虚拟天文台”计划。虚拟天文台的这个数字宇宙为科学发现、天文科普教育、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都提供了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