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年5月的一天,当奥斯曼士兵攻入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时候,正在举行弥撒的牧师转身隐入教堂的墙壁中。传说当君士坦丁堡再次回归基督教时,牧师们将会回来继续未完的弥撒。这则哀伤的传说一直在抚慰着虔诚的基督徒,也给了我们无尽的遐想。
电影《征服1453年》成功地传达了那场战争的恢宏和惨烈,也呈现了穆罕穆德二世的才华和气度,他通过征服君士坦丁堡,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赢得了世界对这个曾经的游牧民族的承认。穆罕穆德自小仰慕的圣索菲亚大教堂重新以清真寺的形式保存了下来。
圣索菲亚大教堂于1934年被改为圣索菲亚博物馆,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6年之后又被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选为百大濒危遗产。曾被誉为世界中古七大建筑之一,与中国长城、古罗马竞技场齐名。
来到伊斯坦布尔,所有人会建议你去感受一下圣索菲亚大教堂,你的内心也因此会体验到某种震撼,或是因为它的美丽,或是因为它的神圣,也或是因为它的构造,或是因为它缭绕的声音。
圣索菲亚大教堂始建于325年,供奉智慧之神索菲亚,是一座基督教的宫廷教堂。经历415年和532年两次重建,成为一座砖石穹顶的砌筑,辅以复杂精美装饰细节的罗马式建筑。历史上多有对这一建筑的溢美之词,这也的确是一个催生灵感的地方。建造和修复大教堂的工程师不但懂得建筑和材料,还精通力学、光学和声学。
圣索菲亚大教堂中央大穹隆,直径约32米,穹顶离地55米,相当于20层楼高。通过帆拱将穹隆的重力通过四个大柱引入地面,其横向推力是由东西面两个半穹顶及南北面各两个大柱墩来平衡的。这种设计摆脱圆型的承重墙带来的空间阻隔,加上穹隆底部40个窗洞采光和内部空间彩色玻璃反光设计,使穹顶下的空间显得空灵而又迷人,适合人与神的沟通。
砖或石的使用让人类发明了拱。拱是用楔形砖砌成的一种弧形结构,砖和砖之间相互依靠,侧向压力由柱子导入地下。弧形结构上任何一点受力都会转变成外推力,其中任何一部分受损,拱就会倒塌。
利用砖块之间的侧压力建成跨空的承重结构的砌筑方法称“发券(xuan)”。在墙上砌的做门窗洞口就叫“券”,多道券并列称筒拱,穹窿称拱壳。拱券除了很好承受竖向荷重外,还起装饰作用。半圆形的拱券塑造了古罗马建筑的特征,而伊斯兰建筑的拱券则有尖形、马蹄形、弓形和钟乳形等更多形式。
拱券技术起源于公元前3500年的古爱琴海,以后在巴比伦、罗马和印度有所运用和发展。中国的拱券技术形成于西汉前期,经历了尖拱、折拱等几个发展阶段。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使用拱券技术修建佛塔。
著名的河北赵县赵州桥建成于隋代606年,略晚于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世界上现存跨度最大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其独特的工艺始终吸引着科学家的好奇心。
最新的一项研究更加令人神往,这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中的音乐和吟唱在穹顶重叠回声陪伴下,构成的幽灵般声音轨迹改变了人类的日常体验。如有机会,你一定不要忘了闭上你的眼睛,倾听声音的神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