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9日 星期五
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
□ 单守庆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经验”,有一个很大的亮点:清肺排毒汤在患者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清肺排毒汤被列为中医临床治疗期首选。如此名方,从何而来?原来,它是针对新冠肺炎专门研究出来的,研究的基础是1800年前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给出的治“疫”良方: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古方今用的研究成果还告诉人们:经方擅长用姜,随症应变,运用自如。

    经方,是什么方?怎么认识和界定经方?如何在经方基础上守正创新?这是关乎中医科普研究、药膳科普研究乃至食品科普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最初,经方是指那些经过临床应用验证为有效的方剂——经验方。经,经过;验,验证;方,方剂。经+验+方=经方。这样的“经方”,当然不可能是随随便便的药物组合,更不可能是杂乱无章的药物凑合,而是章法良好、结构严谨、配伍合理、主治明确的药方。

    后来,经方专指“经典著作中的方剂”。“经方”与“经典著作”之间划上等号之后,经方所指就不那么宽泛了。这里所说的“经典著作”,是指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

    研究发现,《伤寒论》里有经方113首,其中选用生姜的经方多达37首。

    经方擅长用姜。这在当今新冠肺炎大疫之下的中医药研究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创新。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2020年2月7日联合发出通知:根据近期中医药临床救治及疗效观察情况,推荐各地使用清肺排毒汤。清肺排毒汤选用的21味中药,就含有生姜9g。

    姜,既可以进入热汤,又可以加入凉菜,实在是一个多面手。打开菜谱,还时常能看见“姜”字打头的菜名:姜粥、姜汤、姜茶、姜糖、姜酒……

    早在2002年,姜就被列入卫生部公布的第一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之中。

    作为食品,姜是众多调味品中的佼佼者,很多菜肴都因它而味道更加鲜美,令人食欲大振。鲜香的清蒸螃蟹、细嫩的清蒸鳜鱼、肥美的红烧肉,都离不开姜,就连清香软嫩的三鲜水饺也离不开姜。热菜、凉菜、汤菜,名菜、特色菜、家常菜,还有饮品,几乎随处可见姜的身影。姜用于普通菜肴特别是药膳菜肴,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去除腥膻味;二是增香开胃;三是祛寒解毒。

    作为药品,东汉的《说文解字》把姜写作草字头下面是“疆”,后来演变成草字头下面是《疆》的右边,再后来演变成“疆”。“疆”通“强”,有强大之意,意思是姜可“御百邪”,即防治百病。姜入药的历史久远,而且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药物之一。医圣张仲景很擅长对姜的应用,比如以姜命名的经方“当归生姜羊肉汤”“厚朴生姜半夏人参汤”“生姜泻心汤”。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姜能促使人的全身毛孔舒张,散热出汗,随之带出体内的病菌毒素等污物。

    亦食亦药的姜,深受美食家、医家和普通百姓的推崇和喜爱,常用不舍。在美食家看来,“姜还是老的辣”“鱼离不开姜,肉离不开酱”,甚至提出“每食不撤姜”;在医家眼里,“一片生姜胜丹方,一杯姜汤老少康”“姜是解毒良药”“姜是‘呕家圣药’(逆降止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从事药膳研究的专家说:“姜是厨房里的感冒药”“吃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一把糯米煮成汤,七个葱头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关于姜的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十月生姜小人参”“家里备姜,小病不慌”“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

    医圣张仲景在没有印刷术的东汉时期,把擅长用姜的经方写在木简上。而今,来自张仲景故里的天明集团创始人姜明把《关于支持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的建议》写在2019年全国两会的提案里,得到方方面面的积极支持;河南省把打造以张仲景文化为核心的富有历史底蕴和地域特征的中医药文化体系写进2020年4月印发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里,正在组织实施。所有这些,也都给姜的食用药用带来有益的启示,让包括姜在内的食品药品科普的“四季歌”,与时俱进,常唱常新。

    (作者系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兼民族药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食品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