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并未离去,只是换了个地方活在我们心里。
————题记
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经从一个稚气未脱的孩童蜕变成长为一个懂些世理的少年了,在毕业季即将到来的时候,渐渐长大的我们倍感珍惜小学的最后时光,憧憬着能在毕业的时候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毕业典礼,设计着各种与相伴6年的同学和老师告别的方式。而因为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原有的一切,使本应该正在学校如火如荼准备小升初的我们,把家里变成了课堂。而宅在家里的这90天,129600分钟,有3分钟最令我难忘。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3分钟,你可以做什么?你也许可以唱一首动听的歌,也许可以跳一支唯美的舞,也许可以诵一首优美的词……而2020年4月4日早晨的那3分钟,使我终生难忘。
前一天,我在大人们的口中得知,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去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20年4月4日举行一场全国性哀悼活动时,首先冒出来的念头是好奇。虽然我能从字义上理解默哀的含义,但可以亲身经历这样的时刻还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
4月4日,我早早地就坐在书桌旁,习惯性地打开电脑,惊奇的发现:电脑屏幕也被黑白两色所覆盖!我的心一下子就凝重了起来。更加期盼着那个时刻的到来。“9:59了!5.4.3.2.1!”一声尖锐而刺耳的警笛呼啸着划破天空,这一刻,世界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空气都在那一刻凝固。楼下的大妈停止了寒暄,晾衣服的阿姨放下了手里的活计,阿婆关上了手机,妈妈放下了手中的家务。这一刻,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驻外使领馆下半旗致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一直静静等候的我,一下子就被这笛声震惊了,不由得颤抖了一下:这笛声的穿透力之强是我始料未及的!我的心仿佛被谁揪住了一样。虽然我曾无数次想象过它的声音,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但我还是被这声音震撼了。
这笛声使肃立默哀的我耳边一下子响起了那些因失去亲人发出的哀嚎;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那些与我同龄,甚至比我小的孩子们期盼奔赴前线的父母尽快归来的眼神,还有那为妈妈送饭,只隔着一条警戒线,近在咫尺却不能投入妈妈怀抱,嘴里一直喊着:“妈妈,妈妈,你什么时候回家”的小女孩;浮现出医护人员们那一张张伤痕累累的脸;钟南山爷爷那84岁高龄赶赴前线的疲惫身影,在疫情严峻的时刻向下弯曲的嘴角,与饱经沧桑的目光中透出的坚毅和坚定;还有那些“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一个个年轻面庞……笛声渐渐停止了,我却不能控制自己的泪水。在此之前,我从未想到过会因此而哭泣。
回到书桌前,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我突然明白,这场疫情中的逝者与英烈们为什么值得全国人民发自内心共同哀悼?因为这场战役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我们成为了一家人。英烈们舍生忘死,保卫我们共同的家园,而逝去的同胞都是疫情中无辜的受害者。原来我认为,自己才12岁,死亡对我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但这次疫情,却让我对“死亡”的含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生命其实很脆弱,昨天还在身边的白衣战士们,瞬间就成为了被悼念的主角。他们看似是昙花一现,却在抗疫的战场上得到了永恒的绽放!
那悠长的笛声也迟迟不能散去,不是因为它还在,而是因为我把它永远地留在了心里。而那听起来非常刺耳的笛声也变的悲壮了起来。它好像化作了一股力量注入了我的体内,它使我居安思危,又激励着我前行。这笛声仿佛在演奏着一首生命的交响乐;仿佛在进行着一场生者与死者的对话;仿佛像战鼓一样激励着我们越走越远!它仿佛又在纪念着疫情中逝去的人;仿佛在传唱着抗疫中的感人故事……这笛声惊天动地,响彻天空!我回味着这笛声,在它里面,既有几分不舍,又有几分坚定,既有几分忧愁,又有几分喜悦。它述说着华夏儿女坚定不倒的意志,述说着经历了风雨和坎坷,无数次蜕变后才磨砺出的大国凝聚力!这,就是中国之魂!
这一刻,我成长了,这段经历是我人生中的财富,是书本教不会的,它教会了我珍惜当下,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将来有一天,我可以自豪的说:“我没有因虚度光阴而悔恨,也没有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还想说,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国家和平。这成长中不可磨灭的3分钟,永记。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本校六年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