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网络谣言以各种“变体”形式在不同平台、不同人群之间交织传播与循环往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尤其是在疫情发生的初期,由于是陌生的病毒和疾病,人类对它的认知有不确定性和渐进性,关于疾病本身的知识、防护知识、政府防控举措、国内外反应等,都出现了很多谣言。
谣言的出现不但误导公众认知、形成集体恐慌,还会引发公众错误和不理性行为、造成负面舆情,影响社会稳定和政府对疫情的防控布局,严重者还会影响政府的国际形象。
谣言的表现
从本次疫情中的谣言表现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是自媒体平台的谣言生产与传播,通常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是有些自媒体为了收割流量,主动生产制造虚假内容或者对相关信息进行断章取义、移花接木、主观片面解读后再加工,并用一些不够准确的噱头式、刺激性、惊悚式标题制造谣言的现象。比如同一个人名下有3家企业,拥有几十个微信公众号,这些账号发现了大量虚假文章。炮制一篇“疫情之下的***:店铺关门歇业,华人有家难回,***华商太难了”,在这个文案的基础上,将“***”表示的地名换成俄罗斯、匈牙利、土耳其、柬埔寨,在不同的公众号上发布,传播谣言,引发用户关注;第二是自媒体对传统主流权威媒体发布的不准确信息进行二次转发时,造成“追随传播”时的无意识失真现象;第三是自媒体在创作科普内容时,有的自媒体由于缺乏专业科学把关人机制,导致了非主观故意的信息不准确现象;第四是部分自媒体利用公众恐慌心理,主观恶搞或者凭空捏造一些虚假信息,比如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流传的“对市区主干道喷洒消毒水进行消毒”等谣言的传播等。
其次是传统主流权威媒体在部分涉及“重大发现”类的信息报道时,由于未对有关科学知识点进行深入解读,被公众过度理解后形成了错误认知,进而引发谣言性质的公众认识。均由重要媒体首发并人民日报微博转发并添加话题聚焦的“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报道内容,原本媒体只是根据权威研究机构提供的信息进行了常规客观报道,但由于对“抑制”一词未作更深入的科学性解读,公众本身对这类专业词汇缺乏相应理解,加上疫情期间的极度恐慌心理,公众便对报道里的“抑制”一词进行了过分解读,延伸出了“预防”“治疗”等概念,权威媒体发布渠道又侧面为信息的真实性做了背书,从而造成了公众“抢购双黄连口服液”等不良社会影响。
(下转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