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央视电影频道拍摄的《百炼成钢》完成于2009年,是建国60周年的献礼片,故事的年代背景设置在更早的上世纪90年代,反映当时的国企转制。由于是电视电影,画面比较粗糙,不适合上院线,很多年里《百炼成钢》只能在CCTV6反复播映。不过,每次重播都能吸引一点粉丝,并且几乎都是好评,可见这部作品的质量。
央企“山钢”濒临破产,转交地方,省里安排优质企业“红钢”接盘。红钢领导派出副总季节去挂帅,要他对上级指派的这个任务虚与委蛇。然而季节到任后,发现山钢的工程师早有计划研制特种钢,专供核电站使用。此举本来能让企业获得生机,却不被原领导重视。季节认为这是救厂之道,又顾念工人命运,遂违背领导授意,更赌上个人前途,支持工程师团队投入研发。
影片从一开始就着重体现科技在现代企业中的价值。红钢领导对季节说,山钢现在值钱的就是那十几个工程师,嘱咐他把这些人挖来,其他人不必管。由于前途暗淡,这支技术队伍也早就人心思动。新厂长愿不愿意留他们,这些人又是否愿意留下来,成为开篇的导火索,剧情在这里拍得紧张激烈,火花四溅。
季节拿着区区1000万经费上任,是把它用于扶贫济困,还是投入产品研发?成为一个艰难选择。过往描写这段历史的影片多以哭穷卖惨为基调,《百炼成钢》则给出另外的答案:再困难也要从技术创新上求出路。几经争执,特种钢研发开始,并成为电影后半段的核心,影片甚至收尾在成功的那一刻,以突出其意义。
书记马腾远对工厂前途另有一番考虑,认为企业改制才是重点。影片在这里拍得虚虚实实,不清楚马腾远这样考虑是出于公心,还是给自己承包铺后路。但就表面的观念冲突而言,他们代表着技术进步和体制变化两种方向的争论。到底是技术进步更重要,还是转制更重要?影片倾向于前者,让新产品解决了核心难题。
技术经济学告诉我们,科技进步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在发达国家已经达到65%,在中国也超过了50%。影片这种观点有着现实的强力支撑。
影片情节进入科研环节后,正确表现了技术研发所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这是烧钱的行当,经费以千万为单位。季节为筹款不惜亲自讨债,甚至以拼酒的方式向老领导施压。
技术研发充满风险。即使千方百计弄到钱,也并不能保证一定成功。事实上,失败的研发远多于成功,对于山钢来说,这更像是对躺在手术台上的病人抽血。影片描写了研发过程的一次次失败,以及由于失败而激化的各种矛盾,使得后半部分精彩纷呈。
与允许漫长过程的科学发现不同,技术研发有很强的时效性,影片更是把它缩短为两个月。如果赶不上招标,这次割肉般的研发就会打水漂。在这里,研发进度被用来炮制“倒计时效应”,让观众的紧张情绪在最后的成功中得以释放。
围绕主题,影片还用许多科技细节充实故事。总工程师不学无术,把冷冻实验的结果误当成常温实验的结果,激化了他与研发团队的矛盾。
叶航在挑选样品时,口里念着“华罗庚保佑”“小平保佑”。后者再次提醒观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主题,因为它由邓小平大力提倡。而前一句则是因为华罗庚提出优选法,是实验过程遵循的一个原则。
为拍好这部电影,制作团队来到位于齐齐哈尔的北满特种钢厂。从第一个镜头开始,蒸汽机车、高炉、烟尘、钢坯这些工业元素就反复出现在画面中。材料实验室里面的仪器设备更是原样照拍。正因为剧组劳师远征,才能得到摄影棚里难以形成的真实感。
(作者系科幻作家,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