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 群
七年级下册:课文《邓稼先》(杨振宁)、《伟大的悲剧》(茨威格)、《太空一日》(杨利伟)、《河中石兽》(纪昀)、《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名著《海底两万里》(凡尔纳)、《基地》(阿西莫夫);
八年级上册:课文《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美丽的颜色》(艾芙·居里)、《中国石拱桥》(茅以升)、《蝉》(法布尔),名著《昆虫记》(法布尔)、《飞向太空港》(李鸣生)、《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卞毓麟)、《寂静的春天》(蕾切尔·卡逊);
八年级下册:课文《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包括《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大雁归来》(利奥波德)、《时间的脚印》(陶世龙)、《我一生中的重要选择》(王选);
九年级上册:课文《怀疑与学问》(顾颉刚)、《谈创造性思维》(罗迦·费·因格)。
科学素质指什么?《公民科学素质纲要》作了如下定义: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是不是只有科学学科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语文学科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常态化的语文教学应该如何助力学生科学素质提升“不断线”?
对前两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语文学科所具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决定了它与科学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又决定了它同样能够承担起提升科学素养的重任。二者从显性到隐性的联系首先体现在教材内容上。
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我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共有16篇课文与6本推荐阅读的名著与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密切相关(见附文)。
在这一清单中,《中国石拱桥》《蝉》等课文是事物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等课文是事理说明文,《昆虫记》和《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则是博物学及天文学领域的科普佳作。语文老师带领学生阅读这些说明性文章和科普著作,最主要目的不是教他们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而是要教会他们阅读这一类文本的方法。同样的道理:《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等课文是议论文教学的范例,通过学习这些课文,教学生掌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
以作品为范例,教学生了解相应的文体知识,掌握特定的阅读方法,甚至写作方法,是初中语文学科极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另一方面,语文教学又不能仅仅在“术”的层面开展,必须有“道”的追求。我曾撰文专门谈新闻单元的教学,不仅要教学生新闻的“5W”、消息的“倒金字塔”的结构特点等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学习“新闻精神”,这就是“道”的追求。同此理,清单中的课文与推荐阅读的名著的教学,同样要有“道”的追求: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就是“道”。和新闻教学不同的是,新闻教学相对集中(八年级上册),容易被重视;“培养公民科学素质”这个“道”的呈现相对零散,体现在不同文体的文章或名著里,且分解在不同册的教材中,因而也容易被忽视、弱化——所以,我认为有强化的必要。“零散”“分解”,实际上意味着“持续”。换个提法可能更形象:语文教学,应立足于时代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要,提倡“提升学生科学素质贯穿全程‘不断线’”。贯穿全程“不断线”,就是说,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问题上要各司其职,不仅要列教材的清单,也应理清各自阶段最大限度能发挥的作用。
“不断线”,意味着不断“叠加”“层层渲染”。比如以上罗列的清单中,有相当一批课文和推荐阅读的名著,分属于散文、传记、小说等不同类型的文体,且分散于不同册的教材中,但都能够突出刻画科学家的人物形象,歌颂其刻苦钻研、为发展科学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学生对科学精神的体会与感悟乃至“崇尚”绝非一日之功,内化更不能一蹴而就。教师头脑中紧绷“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精神”这根弦儿,在教学行动中就会格外用心,多下一点力气。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的学生在学习了《邓稼先》《伟大的悲剧》《太空一日》《带上她的眼睛》《美丽的颜色》等课文后,他们认为,认真观察、对自己热爱的事情坚持不懈,乃至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就是科学精神的体现。经历了“不断线”的学习,到了阅读《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时,他们对科学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生孟庆轩这样写道:“这本书让我了解了科学家的良好品质,更让我重新审视了成为科学家的‘门槛’:科学家不只要有直到水枯石烂的研究决心,还要有上九天、下五洋的科学经验;不只要有大量的知识和极强的能力,也要有抓住机会的勇毅和俭朴寡淡专心学术的生活。科学家不仅要有‘精神’,也要有胆识和经验,才能不仅做到不断研究,还能不断创新。”
实际教学中,我将教材作为“原点”,不断发力,在项目学习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带领学生拓展阅读与实践(《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案例参见《科普时报》2019年8月16日8版《“渗透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一文)。我有意识地布局,使教学全程像织一张大网,不同阶段之间产生勾连,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方面,不断“叠加”“层层渲染”。学生对科学精神的认识与感悟不断丰盈,正是“培养公民科学素质贯穿全程‘不断线’”的结果,也必将随着终身学习更加深入。
(作者系北京景山学校正高级语文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全国青少年科普与科幻教育推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