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公映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话题风暴,成为现象级“爆款”。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流浪地球》可以用来做教育的空间和价值之大前所未有。不仅可以借《流浪地球》教学生科幻小说的阅读策略,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培养其丰富的想象力,还可以利用小说与电影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的高阶思维。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利用《流浪地球》小说与电影带来引发的讨论所形成的的延伸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了解不同专业领域的读者或观众,是如何站在不同角度或立场上评价《流浪地球》的,通过精心选择的阅读文本,培养学生的国防精神、环保意识等。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多元视角和思维的能力。而种种努力的背后,离不开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挖掘和整合。
(接3月22日本栏文章)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通过阅读,努力培养学生多元视角和思维的能力。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不同专业领域的工作者所撰写的科普文章,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学科背景不同,直接导致了他们解读同一部作品会有不同的视角和观点。这些视角和观点或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或相对相左,读者如果能兼收并蓄,将这些视角综合起来,倾听不同的声音,就能获得更为全面、立体的认识,甚至激发自己更为深入的思考。
另一方面,即便是针对作品中的同一人物,也应该从多角度认识,不应简单粗暴地打个标签。比如电影中刘培强,他的身份既是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还是一名国际航天员,更是一名代表中国的军人。正是因为刘培强有多重身份,他在关键时刻一次又一次牺牲“小我”乃至献出自己生命的选择才那么悲壮,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从对电影人物多重身份的定位出发,不仅能潜移默化地渗透国防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对同一事物或问题,实际上存在着多元化的视角和认知。人物分析“去标签化”正是基于多元思维的培养。
上述种种努力的背后,离不开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在实际教学中,我基于学情和教学目的,整合了大量视频和文本资源。其中,视频资源包括《流浪地球》制作方投放的科幻特辑、创想特辑、意义特辑、众人拾柴特辑、搭载火箭完成太空首飞特辑等一系列预告片,小说作者刘慈欣、导演郭帆、刘培强的扮演者吴京等人的访谈视频,电影《流浪地球》科学设定知识普及的相关视频,以及《星》《去流浪》《有种》等电影推广曲的视频。
文本资源则包括刘慈欣的《寻找家园之旅——写于<流浪地球>收入<科幻世界·30周年特别纪念增刊>之际》《无奈的和美丽的错误——科幻硬伤概论》、影视工业网对《流浪地球》视效总监丁燕来的采访文本《<流浪地球>特效解析,每一步都是挑战》、网文《<流浪地球>火了,我们到底该如何对待科幻中的“科学设定”?》(作者Kaminobaka)、根据中国科技馆的讲座《<流浪地球>中的基础物理》整理的文章《带着小破球去流浪,怎样才能“球不坏,人还在”?》(作者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讲师陈征)、国防科大微信公众号推出的《国防科大专家带你“流浪地球”深度游》、《中国环境报》刊登的《失去才更懂珍惜——从电影<流浪地球>看生态环境保护》(作者梁平)、八光分文化推出的《我爱北京第三区交通委》(作者西夏)。
这些视频和文本资源经过整合,在教学过程中被分阶段“投放”。看似普普通通的资源被精心挑选出来,一经整合,就升格为“教学资源”。其作用,打一个也许不那么贴切的比方——在以《流浪地球》为载体的科幻教育全过程中,如同“缓释胶囊”一般,不断释放,发挥“药效”,或营造氛围,或激发兴趣,或厘清认识,或引起思考……
(作者系北京景山学校初中语文正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景山版”初中语文教材副主编;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少年科普与科幻教育推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