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05日 星期五
走近苏联时期的科学
□ 张柏春
《苏联时期的伟大科学》,(美)阿列克谢·卡捷夫尼科夫著,董敏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历史学家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学术使命。中国历史学家对中华文明中的科学技术传统做了大约一个世纪的研究,60多年前甚至开始了职业化的科技史研究,取得了十分丰厚的学术成果。相比之下,我们对中国以外的科技传统了解还很不够,有创见的研究成果不多。在全球化的当代,我们须放眼世界,着力研究世界科技史,同时译介国外科技史研究的新成果,以增加中国读者对世界科技与文明的全面理解和深刻认识,思考中国的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等诸多问题。

    20世纪世界科技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苏联在几十年内崛起为一个超级大国,在世界科技舞台上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并且对中国科技、教育和工业化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然而,我们对苏联科技史的认识却非常有限,有关知识比较陈旧。目前,绝大多数中国科技史学者还不能阅读俄文资料和论著,而要借助少数英文论著和更少的中文译著了解苏联(俄罗斯)的科技传统。这使我们对苏联科技存有碎片式的印象,甚至有某种神秘感。

    我有幸在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与旅美俄罗斯学者科捷夫尼科夫(Alexei B. Kojevnikov)教授相识。他主要研究苏联和俄罗斯科学史,特别是物理学史,是为数不多的活跃于欧美国家的俄裔科学史学者。

    2008年,我得到他赠送的新作《苏联时期的伟大科学:苏联物理学家的时代与冒险》,当时就想将这部力作介绍给中国读者。2010年秋,我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董敏博士合作为文科实验班开科技史课,得知她在外语学院指导英语翻译专业学生解读李约瑟的科技史英文原著(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于是,我向她推荐了《苏联时期的伟大科学》。现在,我欣慰地看到这部书由她译成中文,即将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刊行。在此,我向董敏教授和出版社表示祝贺!

    苏联学者曾充分地颂扬苏联科学技术的非凡成就及其体制优势;相反,许多西方学者则更关注李森科事件等苏联科技的负面现象,并批评苏维埃体制妨碍了科学的健康发展。这两类倾向容易使人们对苏联科技产生误解或疑惑。在《苏联时期的伟大科学》中,科捷夫尼科夫教授试图摆脱公式化的旧说和偏见,仔细考察苏联物理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案例及其特殊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努力重构苏联科技的历史,阐释这个大国的“伟大科学”及相关的体制和意识形态等问题,探讨政府、科学、工业等几个方面的互动关系。这部专著为人们理解苏联的科技与社会提供了新知识及启发,很值得推荐给中国同行和广大读者。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这是作者为《苏联时期的伟大科学》中文版所写的序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