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0日 星期五
科学传播的新形式:科普脱口秀
□ 王渝生
双人科普脱口秀,王渝生和高登义。

余生趣潭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一行5人,在团长白武明带领下,作为北京润合公益基金会支持的“润苗筑梦”工程,在四川大邑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公益宣讲。一天,我在去潘家街小学准备做预先安排好的科普讲座的途中,闻讯团友高登义正在该校辅导孩子们搞科普活动,我突发奇想,邀请他同我一道走上讲台,不用事先准备好的PPT,而是现场发挥,来一场科普脱口秀。

    没有想到,我的想法正合高登义的心意,我们一拍即合,简单商量了一下,以当前社会热点和科普重点——生态环境为主题,结合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兴趣爱好,从高登义三极探险、科学考察的故事出发,讲南极企鹅、北极熊,讲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讲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讲到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和社会责任。我们讲的津津有味,孩子们听得兴趣盎然。我们还同孩子们互动问答,高潮叠起,精彩纷呈。

    脱口秀,是英文Talk Show的音译,意译是谈话节目。我觉得把Talk Show译成脱口秀,同把Coca Cola译成可口可乐一样,兼顾了音译和意译,是英译中的最佳翻译,妙不可言。目前,全球每天有十多亿人次的消费者在畅饮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大约每秒钟售出上万瓶可口可乐饮料。脱口秀也是风靡世界各国的广播电视节目中,如美国的囧司徒、扣扣熊、柯南秀、鸡毛秀、彪马秀,中国的罗辑思维、财经郎眼、晓松奇谈、笑逐言开、今晚80后,都有很高的收视率,可见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前不久,我到北京自然博物馆参观,看到了大厅里的科普脱口秀“博士有话说”,还有广告词:“科普传播从来不是意味着单调和枯燥;新闻播报&主题秀定让你耳目一新;聊自然,话博物,谈科学,品人生;来博物馆脱口秀吧,让我们带你学习带你high!”感觉实在是美妙绝伦。

    通过这次科普脱口秀的实践,我们体会到,知识的传播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小学生都知道培根讲过,知识就是力量。但我们很少了解培根还讲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传播,面向大众特别是面向孩子的传播,和知识生产遵循不同的专业规律;传播需要概念简化和细节展现,需要科普工作者更贴心地站到普通人的角度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讲的故事、说的话语要有趣味,做到这些谈何容易,需要有科学、人文和艺术的素质和修养,需要自身比较全面发展的知识结构和表达能力。所以科普不是小儿科,科普里有大学问。

    我们还体会到,激发兴趣比传播知识更重要。人类特别是成年以后的人类,学习知识的基本状态就是边学边忘;加上搜索引擎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久的将来,人类获取存量知识的功能大概会被某种生物芯片替代。但人类的好奇心,人类提出问题并寻求答案的冲动和能力,大概很难被数据化。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呵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人类的未来才有前途和希望。

    我们需要多种多样的科学教育、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的方式方法。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需要不同路径的探索和交锋;科普也需要各种风格的表达和竞争。世界是多样的,生物多样性,人也是这样,千人不同面,千文不同体。当人们需要不同的讲法,当有人开始尝试一种新的表达,这不正是一个最好的科普时代吗?

    到2020年,我们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跻身于世界创新型国家的行列,既需要科技创新,也需要科学普及,需要把科技创新成果最大限度地普及到亿万公众中去,使大家都充分地、公平地享受科技创新给我们带来的福祉,并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实施完成《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的任务紧迫,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人口比例要达到10%,还需要我们科技界、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特别是科普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研究员。)

京ICP备06005116